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緬懷廖承志:曾是周恩來對日外交“首席助手”

2015年06月10日13: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緬懷廖承志:曾是周恩來對日外交“首席助手”

  1983年6月6曰,廖承志抱病參加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式。

  編者按:6月10日是廖承志逝世32周年紀念日。廖承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黨和國家的優秀領導人。他是廣東省惠陽縣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青少年時就在孫中山、宋慶齡和父母親廖仲愷、何香凝的教育熏陶下,積極投身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民族民主革命。他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1928年在上海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了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而奮斗的光輝道路。廖承志一生勤勤懇懇為黨工作,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在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大團結、實現祖國的統一事業中,在加強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系和爭取世界和平的斗爭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丹心一片承先志,鞠躬盡瘁為革命”,也成為他50多年革命生涯的最好寫照。  長征途中曾受不公正待遇 笑對逆境教戰士們唱《國際歌》

  廖承志在川陝蘇區擔任川陝省委常委、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因反對企圖另立中央的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被強加上“特務”的罪名,開除黨籍,囚禁起來。張國燾之所以沒有馬上殺他,一方面是因為他是著名的國民黨左派廖仲愷、何香凝之子,殺了他不好向黨中央交待﹔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多才多藝,不僅懂好幾門外語,還會畫畫、刻寫蠟紙。在此后的兩年多時間裡,廖承志就一直在保衛局的監視下戴著手銬行軍。面對不公正待遇,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忍辱負重,用樂觀豁達的革命人生觀同逆境作斗爭。在被羈押的日子裡,他仍然發揮自己美術和音樂方面的特長,畫馬克思的像給連隊張貼,教戰士們唱《國際歌》,還把自己的口糧分給傷員。

  1955年10月,廖承志和周恩來、彭真在一起。

  接受毛澤東布置的任務 在香港籌建八路軍、新四軍辦事

  1937年10月延安,一天晚上,毛澤東把廖承志請到了他居住的窯洞,布置了一項重要的任務,要求廖承志以獨特的便利條件,到香港開設香港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毛澤東跟廖承志談到,“中國抗日面臨生死存亡關鍵時刻,抗戰的物資極為缺少,急需發動海外的華僑捐獻物資,支援抗戰,這也是在香港設立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的意義所在。周恩來同志知人善任,選擇了你,我也舉手同意,這是中央的決定!你在國民黨那邊有不少朋友,你要充分團結中間派,擴大統一戰線,推動抗日救國運動。小廖,你到了南京,跟葉劍英同志先工作一段時間,熟悉‘行情’后再去香港開個分號。”經過與毛澤東徹夜長談,他明白了自己使命重大,任務艱巨。

  1978年10月,廖承志陪同鄧小平訪問日本。

  協助周恩來處理外交事務 在中日關系上發揮獨特作用

  廖承志是周恩來對日事務的“首席助手”,還不到50歲,他就被尊為“廖公”。廖公的朋友遍布日本。一提起廖承志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在日本朋友中,有人說,廖公如在日本競選國會議員,不論是參議院或者眾議院,都會以高票當選。從熱心支持孫中山推翻滿清王朝的九州熊本的宮崎滔天一家,到當代日本共產黨、日本社會黨以及工人、學生團體和各界群眾,都已認知廖公生在日本、長在日本,是日本可敬可愛的親人。在毛主席、周總理領導下,我們這些當時的年輕人都以參與發展中日友好關系這項工作而感到光榮。從事中日友好工作的中國人和日本朋友,都不分彼此地響應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口號:“中日兩國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