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酈波。
2015年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近日在河南安陽完成錄制。記者在錄制現場採訪到了大會的文化嘉賓酈波,他表示,希望通過節目呼喚出隱藏在漢字中的、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民族DNA,找到曾經支撐民族文明向前走的、核心的、有價值的力量﹔同時他也提醒,要警惕《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成為第二個“奧數競賽”。
賽制創新有利於與大眾溝通
本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賽制上較前兩屆進行了創新,一是從團隊對抗變成個人對抗﹔二是從簡單的難度分級到現在常用易錯、應知應會詞匯、各個層次的高難度詞匯的考察。同時,還首次出現了現場媒體競賽團,中新網也派出了自己的媒體聽寫體驗團,同步參與了第四現場的漢字聽寫。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酈波已經連續三屆擔任漢字聽寫大會的文化嘉賓。對於今年賽制的改變,酈波稱,這有助於與大眾之間的溝通。“如果都是難度較大字詞,不容易引起大眾共鳴,無法發揮文化引領作用﹔相反,如果都是考察簡單的字詞,無法顯示選手的水平。由易到難的遞進設計,有利於選手展現個人風採。”
而此次媒體聽寫團不光是媒體從業者參加,還有從民間海選出來的漢字達人。酈波認為,他們在比賽中表現非常搶眼。這說明高手在民間,也說明漢字的民間土壤還在。
呼喚出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民族DNA
“一字一文化,一字一價值,一字一智慧,一字一歷史。”酈波表示,節目題庫的改變也透出節目的價值觀——不是來秀漢字或炫知識的,而是通過漢字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節目就是要把漢字背后的東西呈現在大眾面前,呼喚出隱藏在漢字中的、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民族DNA,在文明的長河中尋根溯源,找到曾經支撐民族文明向前走的、核心的、有價值的力量。
酈波提到,《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海外受到了很多華人、外國人的關注,影響很大。生長在德國沒有接觸過漢語的華人孩子觀看了漢字聽寫大會后,跟父母說想回中國學漢語,這是因為深藏在他血脈中的東西復活了。
“每個人的血脈裡都流淌著一種文化DNA。”酈波還講述了自己在西方講學的經歷:“我在西方國家講解漢字和漢文化時,曾經遇到一些不是在漢字語境裡長大的的華人。他們一旦接觸漢字,內心深處的文化DNA就覺醒了,甚至會無比瘋狂地熱愛。”
漢字推廣要警惕急功近利
大會進行到第三屆,參賽選手及其家長、老師、學校對比賽越來越重視,甚至將是非成敗看得很重,而選手年齡偏小,可能不會深刻體會到漢字背后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文明等深意,這就增加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成為第二個“奧數”的風險。針對中新網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酈波表示,“漢字聽寫”的出發點很好,但也需要警惕在過程中出現急功近利的現象,甚至走向另一個極端,那樣就過猶不及了。
但在酈波看來,漢字本身跟數學不一樣,不是純技能的比賽。他首先從個體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孩子們將來不學數學了可能就忘光了,但由於母語文字的特殊性,雖然現在可能死記硬背,將來不會忘記。”
“語文不是教材裡教的內容,語文的本質是母語文字、母語文學、母語文化以及母語文明,這四個層級逐級遞進,其中的基石是母語文字。如果對母語文字掌握不足,就談不上對其他三個層面的掌握。”
酈波還舉了孩子們小時候背誦經典的例子。“雖然可能不懂,但就像種子栽到土裡,沒有必要事先告訴它將來會長成參天大樹,告訴它藍天白雲是什麼樣子,隻要把種子埋下去,等它生根發芽破土而出,經受櫛風沐雨或者暴風驟雨。孩子也是一樣,他們終歸隨著自己的成長,隨著碰到生活中的事情,觸發感悟,回到價值河流去。”
針對這一問題,酈波還從社會層面、群體層面進行了分析,提醒不要在漢字推廣的過程中不要滑向急功近利的那一端。“本屆大會各級很重視,對抗賽形式很好看,但場外的老師、家長卻如臨大敵。如果片面的強調比賽的成果,價值取向不對,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了。這需要媒體去監督扶正,不要簡單報道‘漢字狀元’之類,要引領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