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冰冰和任泉擔任出品人的驚悚片《張震講故事之鬼迷心竅》昨日正式公映,任泉也在當天帶著片中兩位主演李心艾和張皓然到廣州見媒體賺吆喝。
這些年任泉以“霸道總裁”的身份在商界玩得風生水起,倒在娛樂圈內鮮有聲息。昨日,他也對記者坦言:“這些年做的投資裡,反倒是圈內佔比重最少。”不過,任老板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張震講故事》計劃拍10部,按任泉的說法,每年寒暑假各出一部。
【專訪】
不打尸體女鬼噱頭
記者:說起來國產驚悚片不少,但質量始終堪憂。《張震講故事》應該會在這方面有所改進吧?
任泉:這是一定的,投入和制作方面都不會省。而且你們從海報就看出來了,我們不打尸體或者女鬼的噱頭,電影本身也不會以血腥暴力為賣點。跟同類型電影相比,我們更注重電影故事的完整性。
記者:你們總共要拍10部,這10部的題材和風格有關聯嗎?
任泉:我們會考慮10部都拍出不同的特色,什麼類型都有,但共通點是故事都發生在當代,甚至考慮結合當下新聞熱點。元素也會有創新,比如在后面的某一部中,我考慮在驚悚中加入一點喜劇元素。以前的驚悚片太“正”了,總是在復仇,觀眾感覺不太輕鬆。
記者:你和李冰冰會通過參演來帶動票房嗎?
任泉:第二部裡我會露一下臉,但主演應該是不可能。或許未來有興趣的話,找一部當導演吧。李冰冰不同,她有可能在幕前參與。這跟我個人的定位和個性相關,我這幾年投的戲自己都很少出演了。我覺得既然做了出品人就專業一點吧,不能一會兒演一會兒做幕后。
商業回報達到預期
記者:你自己也曾經是演員,那麼對投資的電影有什麼藝術抱負嗎?
任泉:既然我投資了這個項目,那麼它的定位就是商品。我不會說什麼藝術性和商業性結合,這一點我很純粹。我覺得既然做商業片,就是用商業的態度去做,投資是需要回報的。當然,如果確定做的是藝術片,那麼我就直接說,我不需要市場回報。
記者:這樣會不會讓人覺得太“向錢看”?
任泉:我覺得商業片就是應該從商人的角度來運作,這樣電影也會更強大。
記者:那麼你對這個系列的商業預期是多少?
任泉:我跟別人不太一樣。可能別人拍個電影,覺得目標就是要收幾個億,但我覺得投入產出比隻要“科學”就OK了。從目前《張震講故事》在各個渠道的反饋看,它應該達到了我的預期。
記者:目前你在影視方面的投資比例高嗎?
任泉:恰恰相反,影視是我目前投資最少的一塊。我的重心還是在Star VC,每年投資十幾個項目,此外我還在做餐廳。但未來,我可能會把更多精力放在投資電影方面。
【電影】
《張震講故事》有望成票房黑馬
《張震講故事》打的是“校園記憶驚悚電影”的招牌。跟過去那些以小博大的驚悚片有所不同,《張震講故事》背后有三大品牌——原廣播品牌主講人張震和電影出品人任泉、李冰冰。
此張震當然不是那個台灣帥哥張震。這個張震出生於沈陽,自1998年9月28日開始主持遼寧人民廣播電台《張震時間》之后,創作並口播了大量的精品驚悚故事,在長江以北的大專院校名氣很大。2008年,他還推出了自己的首部長篇驚悚小說《失控》。
關於張震,最有意思的傳聞就是他被自己講的鬼故事嚇死了。這個無厘頭的傳聞還真有不少人相信,導致張震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在微博大喝一聲:“我還活著!”
當年的廣播節目《張震講故事》在80后高校學生群體中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其廣泛的群眾基礎被娛樂圈兩大擅長投資的明星——任泉和李冰冰看中。兩人都以工作室的名義投資成為這部改編電影系列的出品方。在第一部《張震講故事之鬼迷心竅》中,兩人並沒有出演,不過卻為該片賣力宣傳。
有業內人士曾預測,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電影版《張震講故事》將成為今年暑期檔的一匹黑馬,而且有望改變“國產驚悚片質量不佳”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