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女兒憶朱可夫:晚年淒涼 遭遇兩次免職風波

谷岳飛

2015年07月27日09:40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女兒憶朱可夫:晚景淒涼 二戰后遭遇兩次免職風波

  隻想回憶二戰時的父親

  父親的移情別戀,讓艾拉姐妹無法接受,甚至一年都不聯系父親,而當母親在離婚后的孤獨中去世,姐妹倆對父親的感情更加復雜。艾拉說,她希望對父親的記憶隻停留在二戰前后,至少這是一家最溫馨的時候。

  在艾拉的成長過程中,真正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朱可夫將自己的絕大部分時間交給了軍隊。

  艾拉說,盡管朱可夫給外人的印象是鐵血甚至是無情的,但在她的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有責罵過她和妹妹,有限相處的時間裡,朱可夫也是多次囑托姐妹倆:“不要以為自己有什麼特殊,要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任何時候都不要沾沾自喜。”

  更多的時候,艾拉和妹妹一起,與母親相依為命。

  艾拉記得二戰勝利日閱兵后,朱可夫在家中舉行聚會,招待一些戰時的朋友。其中就有俄羅斯民歌天后莉迪亞·魯斯蘭諾娃和丈夫,莉迪亞最受人歡迎的作品是《喀秋莎》,這首歌曲在二戰中唱響,至今仍盛唱不衰。

  朱可夫頻頻與人交杯換盞,輪到莉迪亞時,這位歌手沒有向朱可夫敬酒,反倒是首先向他的妻子敬酒。

  莉迪亞說:“政府向將軍頒發獎勵和頭銜,但是他們的妻子什麼也沒有得到,而妻子等待著、愛著、支持著他們”,莉迪亞從錢包裡拿出一枚鑽石胸針,送給了艾拉的母親。

  艾拉的母親非常喜歡莉迪亞,但起源還是因為丈夫喜歡,“媽媽喜歡爸爸鐘愛的一切東西,爸爸對於媽媽來說就像神一樣”,艾拉說。然而,因為朱可夫個人感情的復雜與傳奇,這段感情從一開始便不斷經受考驗。

  朱可夫一生多情,先后有過4段感情,生下了4個女兒。盡管有違公序良俗,但朱可夫似乎壓根就不在意輿論,這位個性元帥按照自己的快意恩仇生活。

  1950年,朱可夫認識了加琳娜——一個比其小30歲的年輕醫學院畢業生。7年后,加琳娜為朱可夫生下了第4個女兒。

  艾拉母親通過向組織寫信等辦法,試圖將丈夫爭取回家,但這一次她失敗了。

  1965年,朱可夫和亞歷山德拉離婚。“這對於所有的家庭來說都是一個悲劇。我的父親69歲,母親67歲,她生活的意義隨著父親的離開也一同喪失了。”艾拉說。

  作為對父親的“報復”,艾拉將近一年沒有同朱可夫聯系。1967年12月,心碎的亞歷山德拉罹患中風,次年,這位一直站在朱可夫背后默默承受的女人去世。

  母親的去世,讓艾拉姐妹對父親的感情更加復雜。即使是二戰勝利70周年后回望,艾拉仍然希望將對父親的記憶,停留在“二戰”前后,那段歲月是朱可夫的榮耀時刻,也是這家人在一起的最快樂時光。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