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王樹增談新書《抗日戰爭》:抗戰要寫給年輕人看

2015年09月01日08:22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本周,軍旅作家王樹增的紀實作品《抗日戰爭》第三卷將正式上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工作人員介紹,在近期的上海書展期間,前兩卷售出近3000冊,是該出版社賣得最好的書,全國出貨量已接近20萬冊。王樹增在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這部書就是要寫給年輕人看的,“如果我們對這段歷史研究不深、了解不深,就愧對那些倒在戰壕當中的前輩,愧對那段歷史”。

□談研究

抗戰史研究是薄弱環節

繼《遠東朝鮮戰爭》《解放戰爭》《長征》等產生廣泛影響的紀實文學作品后,軍旅作家王樹增六年磨一劍,寫了三卷本總計180余萬字的《抗日戰爭》。該系列作品以戰爭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場戰役為縱貫線索,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際視角,全面真實地揭示了中華民族在近代歷史中所贏得的反侵略戰爭勝利。

《抗日戰爭》系列自上市以來,王樹增輾轉全國各地的報告廳、圖書館等場所開展講座,最讓他欣慰的是看到很多孩子在圖書館看他的書,“我的作品就是為孩子們和年輕人而寫”。而讓他憂心的也是現在年輕人不了解歷史。

王樹增認為,抗日戰爭的研究也是當代史學研究中的薄弱環節,“近代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是飽受欺凌的民族,鴉片戰爭之后歷次異族入侵,我們基本上是以簽訂不平等條約和割讓領土的屈辱而結束,當然抗日戰爭我們勝利了,雖然過程非常艱難。如果我們對這段歷史研究不深、了解不深,我們愧對那些倒在戰壕當中的前輩,愧對那段歷史”。

全面講述抗戰史是本書的一大特點,“我們過去對抗戰史的研究過於狹隘,這種狹隘是我們愧對我們先人的,抗戰勝利是付出了3000多萬人的生命,我們數百萬的中國官兵倒在戰場上,你要知道中國官兵大部分都是農民子弟,每一個官兵背后都有一個家庭。我們這塊土地承擔了太多的血和淚,所以我們再用狹隘的黨派觀點來訴說歷史的話,我們對不起這塊土地,也對不起我們的前輩”。在王樹增看來,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曲解及忽視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解釋這場戰爭。

□談戰場

正面戰場

不能簡單用節節敗退形容

前段時間,王樹增參與審查了一個歷史片,他提出,“在比例上可以拿捏,但是不能殘缺。正面戰場的那些重大戰役不能殘缺,殘缺就解釋不了戰爭進程”。在正面戰場涌現了很多英雄好漢,包括吳淞會戰的八百壯士等。對於正面戰場的潰敗,王樹增認為,除了武器裝備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現代戰爭的概念”。

王樹增說:“步炮協同、空地協同,這是最基本的現代戰爭的理念,我們那個時候沒有。所以在正面戰場巨大的戰役當中經常是近在咫尺,按兵不動,見死不救,這種情況很多。如果完全歸結於地方軍閥部隊的私心,那說得就有點過分。最主要的是他根本就不懂大兵團作戰是聯合作戰的概念,我們的軍隊過去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正面戰場大兵團作戰怎麼打勝仗?這個不可能。”

王樹增認為,談到正面戰爭時不能簡單地用“節節敗退”來形容,在上海、長沙等地的大會戰對日本的國力和軍力消耗非常大。另外,也要分清國民黨內部的三個派別,投降派、中間派和主戰派。“投降派或妥協派以汪精衛為代表,他成了日本人的傀儡,永遠地釘在了民族的恥辱柱上。中間派,它自己有一個俱樂部,叫灰色俱樂部,包括一些國民黨的高官、軍事將領。還有主戰派,如果沒有國民黨內部主戰派的頑強支撐,結束不了戰爭”。

下一頁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