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福船:開啟中國人的海洋之路

2015年11月18日17:13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福船:開啟中國人的海洋之路

   廣袤的藍色海洋,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之初,就是商人、探險者的必經之路。從秦漢時期開始,南中國的海面上,滿載著絲綢、瓷器、茶葉和香料的古老船隊,從閩浙、嶺南的諸多港口楊帆西行,在太平洋、印度洋上譜寫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在這條跨越遙遠時空的海洋之路上,一個名叫“泉州”的港口不會被人遺忘,一個叫作“福船”的文化符號歷久彌新。

   探索:福船的前世今生

   海洋,在不同的人看來大不一樣。如果你缺乏舟楫,它是不可逾越的天險﹔如果你有航海技術和工具,它是送你去往天涯海角的坦途。幸好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早就掌握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技術。福船,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統稱,早在宋代,福船便以“海舟以福建為上”而著稱於世。它以尖底造型、小方頭闊尾營、多水密隔艙為主要特點,船體規模大而結構堅固,容量多且善於裝載,穩性好並抗風力強,吃水深適於遠洋。經過宋元至明前葉的逐步發展,福船成為我國古代航行於“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帆船,是中國尖底型海船的代表。

   小型福船的代表 攝於福州福船文化館

   打開歷史書,我們可以在中國歷史的許多榮耀瞬間看到福船的身影。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航海家鄭和,曾在15世紀七下西洋,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他船隊的旗艦,也是他所乘坐的那艘最大的“寶船”,即是福船。它長達126米,寬5米,型深12米,9桅12帆,排水量達1萬多噸,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艘萬噸船。從他以后,戚繼光帶領他的“戚家軍”抗倭,將福船與海防緊密結合,使其成為鞏固海防安全的海上長城。明末清初,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更是充分利用福船的遠航性能,將之發展成為商戰兩用船。進而發展出特有的閩商模式,經略海洋,成為同時期稱霸西太平洋海域的實際霸主。

   傳承:水密隔艙的文化回響

   福船剖解結構模型 攝於福州福船文化館

   讓福船創造出絕世的輝煌歷史,第一“功臣”當數其“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據考証,水密隔艙在中國的運用始於唐代。所謂“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隔成各自獨立的一個個艙區,每個艙區與艙區之間密閉而不相通。這樣的結構使船舶在航行中即使艙位破損一兩處,也不至於導致全船進水而沉沒﹔隻要對破損進水的艙進行修補堵漏,可使船繼續安全航行。除此之外,船舶的功能主要是運載貨物,在有水密隔艙的船舶上,貨物可以分艙儲藏,便於裝卸與管理。如今世事更迭,鐵輪已經取代木舟,福船馳騁海面的時代已成為過去,但這樣寶貴的古船制作工藝不應被掩埋在歷史的長河裡。2010年11月15日,福建申報的非遺項目《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0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福船”這個珍貴的文化符號,將依然在福建、在中國傳承下去。當年巨大的船身,如今可大可小,大的可陳列在博物館,小的可擺放書桌案頭,甚至化身為瓷器、茶具,“福船”正在成為福建新興文創產業裡重要的創作靈感。(文/萬玉航)

  

(責編:王藝錠、許心怡)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