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海昏侯墓發現2000多年青銅火鍋 有板栗等殘留物

2015年11月25日18:53    來源:山西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海昏侯墓發現2000多年青銅火鍋 有板栗等殘留物

  南昌西漢海昏侯主墓出土火鍋形狀青銅器

  古代先民多在灶坑底以石頭或制作的陶足為支撐,將圜底的釜等加諸其上,受火而烹之

  不久前,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從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個火鍋形狀的青銅器,被考古專家初步認定為是一個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銅火鍋。火鍋為三足器,上端肚大口小,便於蓋蓋兒,下端連接著炭盤,上下之間不連通。海昏侯墓考古專家組副組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仲立介紹:“這是個實用型火鍋,因為它有使用過的痕跡,炭盤裡有炭跡,鍋內也有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還有板栗等殘留物。”

  張仲立認為,可初步推測當時的貴族已在使用青銅火鍋,此火鍋造型優美,做工精致,非平民百姓所用。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胡東波認為,“這個疑似火鍋的物品可能是個保溫器,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火鍋。按照炭盤所能承載的炭量推測很難將食物直接煮熟,有可能是將已經煮熟的食物端上去保溫。”

  今年4月至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襄汾丁村遺址群中的過水洞遺址新發現30萬年前人類用火遺跡。專家對現場動物化石、石制品、碳屑、紅燒土塊分析后,認為此處可能是古人野炊燒烤與分享食物的場所。

  有火之后,保存火種和燒煮食物的需求變得極為重要,火種留存的地點開始固定,生火煮食的方式也日漸興起。為了方便地利用火進行烹飪,古人想出了各種辦法,比如,挖坑置火、壘石放釜等等,這些做法使得廚房的中心——“灶”得以初露雛形。

  在新石器時代,火塘(灶)都處於室內,並處於室內中心的位置,可見其重要性。在“灶”發展成熟前,古代先民主要是在灶坑底以石頭或制作的陶足為支撐,將圜底的釜等炊具加諸其上,受火而烹之。同時期,有足或高足器具也開始出現和發展。

  無足和有足盛器的出現,都是配合火和灶的使用,滿足先民們日常煮食的需求。而自出現雙耳釜之后,“灶”也漸漸地被從地穴中“抬升”,最終在新石器時代中后期延伸出了獨立的器形。

  這件新石器時代陶制的灶,形似簸箕,火門外撇,橢圓形圈足,灶內壁橫安3個粗壯支丁,其中2個分別置於兩側以對稱,另一個置於后壁。灶外壁有一對半環形與兩側支丁連成一體,使灶的制作愈加趨向精細和功能完備,半封閉的空間可以聚火而使熱力不散。火門、足、盛放陶釜的位置都慢慢地合理化並可“配套”。

  在新石器時代,粟、稻便已經開始被種植和食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豬、狗、牛、羊、雞等已成為常見飼養家畜,並被端上餐桌食用,而鹿、魚、鳥、鱉、蚌等水產品也多有遺骸出土,河姆渡人還培植出了?稻。

  東北沿海地區的新石器遺址發現有鯨魚、鯊魚骨骼和大型石網墜出土,可見約5000年前,遼東半島的先民已能到深海捕魚。在江西萬年仙人洞新石器早期遺址和廣西柳州大龍潭鯉魚嘴新石器早期貝丘遺址中,都出土有螃蟹遺骸,可見我們祖先吃螃蟹的歷史也有七八千年了。

  除了糧食作物,在新石器時代還開始培植蔬菜和水果﹔在河姆渡遺址曾出土過葫蘆籽和菱角、薏米等水生作物﹔在半坡、仰韶遺址出土白菜和芥菜種籽。大約5000多年前,太湖地區的錢山漾遺址出土了葫蘆、甜瓜、花生、芝麻和蠶豆。河姆渡遺址還曾出土桃子、酸棗、橡子﹔半坡遺址出土栗子、榛子、鬆子、朴樹籽﹔錢山漾遺址出土桃、杏、梅和酸棗。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過一套竹簡,其上記載了當時放進墓葬裡的一些食物,有肉食、飲料、主食、點心、果品、糧食、酒類。其中,肉湯類的食品就有24種,調味品也有19種之多。如果按照肉食品烹飪方法的不同,可分為17種、70款之多。可見,飲食文化到漢代已長足發展和進步,食材愈加豐富,食物加工方式也愈加多樣,制作水平越來越高。

  在長達1100余年的漢唐時期,胡漢民族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圖景,也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生活模式的基礎。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斯塔納唐墓發現了唐代的面卷、餛飩、餃子和各種花式糕點,這些遺物充分反映出唐代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宋朝廢除了坊市制度,夜市則非常盛行,《清明上河圖》便生動刻畫了宋人熱鬧的市井風貌。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時期,浙菜已名揚天下,徽菜也脫穎而出。

  蒙古人一向生活在草原上,主要從事畜牧生產,不種糧食,也不以糧食為食品。而至元代,蒙古人飲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糧食、蔬菜、果品所佔比例明顯增大,乳類食品相對減少。蒙古人原來沒有糧食酒,也沒有茶。而在元代,朝廷卻專門設有負責飲食的宣徽院,生產的酒以糧食酒為主。蒙古人飲茶則始於蒙古滅金之后,元滅南宋后,又明確規定湖山顧渚茶、建寧北苑武夷山茶等江南幾處名茶為貢品,而蒙古族的馬奶酒之類,也為不少漢族人所好。另外,這一時期,葡萄酒風靡全國,涮羊肉據說也是這一時期發明的。

  明清時期,政治上中央集權增大,專制皇權空前升級﹔文化上政府嚴格控制言論,八股取士,以致許多逃避現實的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從飲食中找樂趣,遍吃天下饕餮盛宴,促使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種植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北方的主食。明代再次大規模引進玉米、馬鈴薯、甘薯,人工飼養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在明朝已漸趨形成。

  至高無上的皇族與貴族為了顯示其無比尊貴,在飲食上喜歡標新立異。滿漢全席是滿漢兩族風味肴饌兼用的盛大宮廷筵席,表明尊重兩民族的文化習俗,喻義著滿漢一家。而名目繁多的宮廷宴席也較為盛行,如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等,都是盛大的御宴。

  中國飲食文化可謂是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也是中華各族人民從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制、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了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責編:陳苑、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