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蒙古語言文字傳承:借信息化破“邊緣化”危機

烏瑤

2015年11月26日19: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蒙古語言文字傳承:借信息化破“邊緣化”危機

  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26日電?題:蒙古語言文字傳承:借信息化破“邊緣化”危機?

  作者:烏瑤

  巴圖寶音大爺年近6旬,生活在呼和浩特,漢語說得不利索。早已習慣了每天面對中文世界的他現在有了新愛好:刷微信。“我的同學們每天都會分享好多蒙古語的視頻或者文章,像蒙古麗人、央視網蒙古語頻道這樣的公眾號也會推送好多資訊,真得很精彩。我光看這些就能打發一晚上的時間。”

  這幾天,巴圖寶音還讓女兒幫他裝上了蒙科立輸入法,以后直接在鍵盤上就能敲出蒙古文字符。“這麼方便的軟件都出來好幾年了,我這老漢也不能落伍呀。”

  在內蒙古,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致力於借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工程來“破”蒙古文化邊緣化危機,有越來越多像巴圖寶音大爺一樣的人,嘗到了甜頭。

  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主要使用者是蒙古族,主要地區分布在中國的蒙古族聚居區(內蒙古、新疆、青海、遼寧等八省區,其中內蒙古人數最多)、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等地。在中國,大多數蒙古族一直沿用豎排體的傳統蒙古文,目前不少生長於農村或城市的蒙古族年輕人已不能使用蒙古語交流。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教授那順烏日圖表示,由於語言信息化的不平衡所帶來的各民族間的“數字鴻溝”日益擴大,少數民族被“信息邊緣化”的危機日益嚴峻。在這種嚴峻形勢面前,加速保護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步伐,有效遏制少數民族語言文化資源的流失,是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發揮其正常的功能顯得尤為迫切。

  內蒙古一直以來對以蒙古語言文字為載體的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很是重視,近年來也非常關注蒙古語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設。內蒙古政府於2012年出台《關於加快推進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的意見》﹔2013年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每年投入3000萬為蒙古文信息化建設“埋單”﹔2014年出台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中,明確提出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要涵蓋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多個方面,同時還確定成立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領導協調小組,小組辦公室設在內蒙古民委,以確保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正常有序開展。

  “我們的工作突出公共性、公益性、引導性、帶動性。我們在項目實施中主要承擔綜合協調、服務保障和監督落實工作,確保項目資金發揮良好效益。”內蒙古民委蒙古語文信息化處處長阿拉塔如是說道。

  在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共同推動下,目前內蒙古地區有30余個單位承擔建設45個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項目,涉及基礎研究、資源開發、技術研發、推廣普及,以及人才培養等領域,其中13個已完成驗收。

  梁金寶與團隊歷時一年多完成的蒙古文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就是其中一項成功嘗試。它實現符合左豎式蒙古文垂直排版方式,系統支持蒙古文編碼國家標准和蒙漢雙語操作界面,可實時切換系統語言,也能下載並運行市面上的安卓應用。“到目前為止已有近1萬台安裝蒙古文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面世。我們正在做后期的研發,預計年底會出更新版本,性能和界面編排都有提升。”

  記者經梳理發現,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這一工程並不只是簡單的將蒙古語從書本搬上顯示屏,而是將蒙古語用到各行各業中。這涉及以蒙古語言文字為載體的民族教育、文化、科技、農牧業、蒙醫蒙藥等多個領域的信息化。目前,已建有為中小學師生提供蒙古語課件的在線平台、由檢察院建立的蒙語辦案系統、應用於圖書出版的蒙古語排版系統、蒙古語的各類資訊網站……

  記者在採訪時獲悉,目前不僅政府大力扶持,社會上也有不少力量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推動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的發展。“我所知道的,2006年就有人在做蒙古文的手機系統了。現在光蒙古文的輸入法,就有好幾家都在做。”梁金寶如是說道。

  “我周圍裝蒙古文軟件的人很多,能讓我們更近距離的接觸現代社會,也能讓牧民更貼近網絡。”蘇德夫是生活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的蒙古族小伙,是一名公務員,他的手機上裝了不少蒙古語的軟件,有輸入法、有聽音樂的、也有聊天的。

  阿拉塔同時表示,發展至今,蒙古文信息化建設效果明顯,但仍有不足。未來政府也會通過規劃引導、資金投入、項目實施,逐步解決好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所存在的人才短缺、基礎薄弱、技術滯后、資源匱乏、推廣不足等問題,使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步入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

  “在多元文化沖擊下,現在的蒙古語是一種守勢文化。我們在蒙古語文化的推行上也不能隻算經濟賬,要多算算文化賬。”內蒙古著名經濟學家蓋志毅表示。

  “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產品的開發建設,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過程。我們目前已經有了一些比較好的產品和服務。”談及未來,阿拉塔表示:“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通過未來幾年的努力,2020年能夠滿足各行各業及各族干部群眾對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的基本需求,使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成果不斷惠及各族群眾。”(完)

(責編:陳苑、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