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央視第四季度重磅紀錄片《客從何處來》第二季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舉行發布會暨看片會。主創團隊、第二季尋根嘉賓鈕承澤和謝娜一同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客從何處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打造的國內首檔明星真人尋根、追溯家族歷史的紀錄片。第二季於2015年11月2日起,每周一晚22:38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播出,騰訊紀錄片頻道也同步跟播。第二季加盟的六位明星尋根嘉賓是蕭敬騰、鈕承澤、撒貝寧、佟麗婭、謝娜、金士杰。
《客從何處來》第一季、第二季的制作團隊,來自當年《東方時空》的“生活空間”。后來創辦過央視的《社會記錄》和《24小時》,多年來“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發布會由《客從何處來》第二季執行制片人金輝主持,“我們今天選擇這個地方(國圖古籍館),是因為我們的調研和拍攝很多次都會來這個國圖古籍館。這裡是一個故事的起點,但它又不只是一個埋藏線索的地方,而是一個有生命的地方。今天下午的試映會,我們更願意把它視作一個旅行的站點。《客從何處來》簡單的說,是一個尋根的節目,但又不僅僅是一個尋根的節目。紀錄尋找的過程有可能比結果更有趣。特別感謝嘉賓們,沒有一分錢報酬,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投入真誠和勇氣,和我們一起去開啟內心最隱秘的未知,去面對最赤祼的自我。”
因為工作或檔期原因沒能趕到發布會現場的四位尋根嘉賓蕭敬騰、佟麗婭、撒貝寧、金士杰都發來了視頻。在視頻中蕭敬騰說:“很高興能參加客從何處來尋根之旅,讓我找到我家以及我家的故事。”佟麗婭說:“這次我也是用了22天的時間,走了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找到我們家族的一個悲歡離合,找到我自己的歸宿。”撒貝寧說:“其實人都想尋找自己的來處,究竟是從哪兒來?但是等你真正找到了,就會感到特別失落、空虛,下一步該怎麼辦呢?我覺得最好的就是,你還是要知道自己要去哪兒。永遠往前看,就像我特別喜歡的一部小說《一句頂一萬句》裡面有一句話我特別贊同,人是過以后,而不是做從前。我們的日子都要往以后看,過去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參照。但是你自己的未來,隻有你自己能知道。” 金士杰說:“這個事情好像一個禮物,送給一個人最好的無上的禮物。他們走進了我內心最深處的地方,作為一個兒子,對自己父母親永遠不會改變的一個情懷。我們一步步走了很多地方,跨過父母親年輕,讀書的地方,寫信的地方,睡覺的地方,辛苦流汗的地方。踏著他們的足跡,這對於我來講非常的神秘。我好像坐上一個時光機器,讓時光逆流。站在年輕的父母親身邊,看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這個任務,所賦予我的感受是極為深刻的。我幾乎無以言表,深刻感動。”
緊接著,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先生上台致辭:“節目的宣傳語有一個詞特別好是 逆流而上 ,我特別喜歡這個詞,它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這個節目的氣質,像一把鑰匙,某種程度上能代表我個人對這個節目的理解。我們在裡面看到的是每位嘉賓,可能你在其他地方都沒有看到的,最獨特的一面。真實而豐富的形象,我們看到的也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也重新發現了自己。《客從何處來》,是一個問句,這個節目並沒有提供很完整的答案。有些故事和細節真相已經淹沒在歷史已裡。但這恰恰是這個節目的意義所在,這個尋找的過程,甚至比我們找到結果的本身意義更加重要。我希望這檔節目某種程度可以影響和改變我們的生活。《客從何處來》是與我們每個人都相關的一檔節目,是跟我們每個中國人都關聯的一個節目。每一個個體看完這個節目的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
隨后,《客從何處來》第二季總導演鄭波上台談創作感受,深入闡述了“理解人”這個詞對節目組成員而言的精神力量。
“我們今天整個發布會都在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對《客從何處來》的理解。這一季的核心詞是 理解人 。在我心裡《客從何處來》的目標是理解人,是理解歷史中的人和現實中的人的紀錄片的創作。我們更新了一個關於故事的標准——歷史的故事不是故事。什麼是故事?人的故事才是真正的故事。現實中的人是嘉賓,歷史中的人,也就是他們所追尋的那些祖輩。我們希望做一個歷史與現實的紐帶。我們也希望觀察歷史與現實的碰撞。在我們眼裡最真摯動人的故事是我們的嘉賓在尋根過程中和祖輩的對話。”
發布會上,還播出了鈕承澤和謝娜的花絮片段,鈕承澤看完后感慨:“拍攝過程中很有感受,因為我很害怕太過煽情,可是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想到已經過世的外公外婆的故事。我漸漸地發現,歷史沒有真相。所以真相不那麼重要,只是追尋真相的過程中,鼓勵我珍惜現在的資源,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對這個世界更好的人。《客從何處來》是我最辛苦的一項經歷,非常高興參與這樣有意義的節目。我衷心地希望像這樣的節目可以不計較商業上的成功,不計較毀譽,我們的傷口才得以痊愈。”
相似的感受,謝娜也有:“我特別要謝謝導演組,他們是電視界的苦行僧,我們大概拍了半個月的時間。他們讓我了解了自己的祖輩。從前我隻會去看快樂的事情,我不想去知道也不想去了解不快樂的事情。而這次《客從何處來》的拍攝,是我第一次完全不需要考慮如何娛悅別人,而是勇敢面對自己,作為一個傾聽者,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了解自己祖輩的事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這個非常真心的,不一樣的《客從何處來》。”
最后,發布會還特別播放了蕭敬騰篇的全片,片中亮點集中在蕭敬騰在追尋家族歷史過程中,非常意外的幾個重要發現。全片播完,負責拍攝蕭敬騰片的分集導演趙珣上台說道:“老蕭屢次問我說,真的可以拍嗎?我們家真的會有故事嗎?我不相信我們家會有故事。我們都是這麼平凡的人。我要說的是我們記錄的,可能是更多的平凡人的歷史。隻要在歷史中,就不會被遺忘,即便是模糊的。沒有大人物,卻有大時代下的命運﹔沒有大事件,卻有小人物的感動。”
《客從何處來》第二季的拍攝過程耗時良久,導演們飛越大洋,跨越多國,完成了和嘉賓們的尋根之旅,另外五位分集導演也分別上台闡述了自己此刻的感受。
王映潼(鈕承澤片的分集導演)談道:“你不能僅僅是講一個歷史故事,而是如何才能抵達人性的層面。我的痛苦源於我面對我自己的弱點,怎麼樣才能真正理解一個人,不是客氣周到,而是給他空間空間,站在他的位置上去思考。不僅是他的旅程也是我的旅程。”
朱凌卿(謝娜片的分集導演)說道:“曾經我會害怕拍攝,《客從何處來》中,我們會讓嘉賓面對一些難以面對的事情,但是當你發現這些嘉賓,他們真誠到讓我害怕,我會覺得心虛。嘉賓與我們分享快樂的事,痛苦的事兒,隱秘的事兒,不敢對外人講的事兒,信任我們,感謝他們的這種勇氣,同時我也認識了很多非常可愛的人,比如謝娜的阿公,讓人覺得他的一生都活得有分量,是一個大寫的人。我們可以體驗到真實的的精神和意志。”
謝琳(金士杰片的分集導演)說道:“面對金老師,我會有點懼怕,他的江湖地位。如果說第一季,感謝嘉賓們對我們的信任,這一季,是感謝嘉賓對我們的寬容。我會努力去說我在做理解人的節目,但和他相比還差很遠,他時時刻刻會把自己放在一個兒子的位置上,一個后代,他給我的驚喜經常會高於自己的理解。這一季,金老師走到美國,也是本次最遠的旅途。美國小鎮上,小小的博物館裡保存著一片紙上有家人的信息,這才是真正的對歷史的珍惜,我不斷地問,為什麼你們願意保留這樣的東西,有一個人回答 你們會丟掉自己的家人嗎? 他們也愛他們的家人,認為我們之間是相同的,所以我們才能抵達吧。”
王笑晨(撒貝寧片的分集導演)說:“在這一年當中,我們都有很多收獲感動。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 有點晚 ,很多採訪者在幾天前、一個月前,帶著隻有他們知道的故事離開了。很多懊惱和遺憾始終是無法填補的。這份工作的價值在哪兒?我開始質疑,這些人跟我們有什麼關系,了解他們又能怎樣,我們不斷再說一個詞——理解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一點一點去靠近他們,這些人不是兩三個字,而是一個有溫度的存在,就能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我們是現在的自己。”
閉善益(佟麗婭片的分集導演)說道:“其實參與到《客從何處來》的拍攝中,是我自己對自己姓氏感興趣的緣故,對尋根這件事情感興趣,在拍這個節目的過程中,放下了自己的防備。關注尋根的同時,其實是在創造一種語境,我們在和嘉賓溝通的同時,也更多地關注自己的祖先,關注面對自己,怎麼樣找到自己。”
作為央視一套第四季度的重磅巨獻,《客從何處來》第二季主創團隊也希望借由紀錄片的播出,可以讓更多的人對家族歷史和家族故事產生興趣,拿出更多時間來追尋自己的家族歷史,在歷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