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Duang!流行語被玩壞啦? 網友熱議網絡流行語

2015年12月25日07: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Duang!流行語被玩壞啦?

  漫畫:徐簡

  “主要看氣質”“城會玩”“屌絲”“本寶寶”……網絡流行語已成為我們生活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青年人來說,似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用過這些流行語。有人認為,網絡流行語是粗鄙的,不應該進入現代漢語和生活中。對此,你怎麼看?我們在微信公眾號“中青評論”上發起了討論,下面是網友們的回復。

  @賀蘭:流行語首先在產生過程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火了,大多數的流行語是較為形象的,可以說交流中能較快的明白對方的意思,產生共鳴,存在即為合理,不需要太惶恐,可以看作一種活躍及網絡文化,有些網絡用語或許比較粗俗吧,也印証了當下對網絡文明管理的渴求。

  @晉囍:網絡流行語,有可能是符合主流價值取向的,也可能盡管眾人皆知,卻有些上不了台面。其取舍過程也是價值判斷的過程,但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規范,不能光是咬文嚼字的專家說了算,還應該考慮大眾的接受度,以及在信息交互中會不會出現變異。還沒有網絡流行語時,溫婉賢淑的“小姐”、志同道合的“同志”等名詞已被貼上了另類標簽。現在,一些褒義詞或中性詞也遭遇了粗鄙的隱喻。這不是網絡帶來的,而是有很多人願意接受並傳播這些賦予全新含義的詞匯,而且不免商業營銷的推波助瀾。我們不能為了趕時髦而使用那些生造的詞匯,而要多學習博大精深的漢語。使用傳統的詞語,能簡潔優美地表達了同樣含義,能讓他人刮目相看。

  @蒼穹眸:也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有些詞的確符合文字詞語的發展,但是如今人們開始陷入誤區,造詞沒有按照語法規律,純粹為了造詞而造詞,這才是問題所在。有些人用一些粗俗的語言反而覺得言簡意賅……我也是無語了。其實我們真的得花費功夫去“治療”一下網絡這個平台了,貼吧,微博等平台都快成了罵街的地方了……

  @等魚下鍋:即便網絡流行語粗鄙,那也是因為我們人性粗鄙。網絡流行語既有網絡的特點,也有流行的要素。網絡本身就有低俗化,粗暴化的傾向,很多人也把上網發表評論當成下班后的放鬆一樂,所以跟日常相比,肯定有輕鬆化,情緒化傾向,這不單是流行語的特點。其次,作為青年亞文化的一種現象,流行語的確帶有反叛,解構意識。作為客觀存在的流行語就是現實民意,想把它收編規范的想法真是可笑。

  @喬木:粗鄙不粗鄙,“主要看氣質”。網絡流行語之所以能夠流行,必然有其產生的土壤和存在的價值。隻要語言不是太過無聊、粗俗、低級與下流,不是別有用心的惡搞、嘲諷、侮辱與謾罵,便不足為奇,不足為怪。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下,這種頗具搞笑色彩的新新語言也能給人耳目一新、“提神”緩壓的感覺。不可否認的是,網絡流行語大量被使用,也給人們的日常語言表達增添了不少“活力”。

  @雙人魚:用“粗鄙”來給網絡流行語貼上標簽未免片面。網絡流行語雖起源於網絡,但既有對自身尷尬處境的調侃,也有對他人生活的寫照,起源於網絡,來源於生活。網絡流行語是有一定生命周期的,流行之初帶給人一定的新鮮感和親切感,當被用多、用爛,或被新的流行語替代時,也就過時了。所以,不起哄,不詆毀,順應其生命周期,堅持自我原則,真正經典的會被保留,粗鄙低俗的自然會銷聲匿跡。

  @金色池塘:網絡流行語應定位為民間語言、民俗語言。過三五百年后,后人研究語言學,21世紀的民間語言就會包括網絡流行語。

  @子小三皮:流行語之所以會流行,一定有它的適應性和認同性。不能對所有流行語都上綱上線的扣上“粗鄙”的帽子,正所謂下裡巴人,我想還是應該給予它們一定的生存空間,如果沒有苦悶的境遇,誰會閑來調侃呢?

  @John Even:網絡流行語是粗鄙的嗎?這個問題其實預設了立場和答案,正如“得了流行性感冒是幸福的嗎”一樣屬於偽問題。相對公平的提問應該是“你如何看待網絡新表達”。在這個萬眾創新被鼓勵的時代,網絡上的創新型表達,應該被倡導被完善。

(責編:王鶴瑾、陳苑)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