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清晰的市场定位,嘻哈包袱铺开始扩张,掌柜高晓攀成立了晓攀文化传媒公司。目前,公司有七十多对演员,他们的剧场版图也从鼓楼广茗阁逐渐扩展到东四环、北四环,最多的时候,北京同时有4家剧场在演出。目前,嘻哈包袱铺的剧场稳定在3家,同时在天津也与其他相声团体合作演出,一周剧场演出共有二十多场。其中,旗舰店安贞剧场规模最大,这个能坐三百多人的剧场,几乎每天都有演出,2012年全年流水达到3700万元。鼓楼广茗阁一年的流水也有1700万元,去年10月开张的西直门广茗阁的势头也越来越好。
剧场之外的商演在嘻哈包袱铺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并不多,2012年,100多场商演的收入不过570万元。高晓攀说,今后他们将加大商业演出的规模,让一批尖子演员逐渐脱离小剧场,向中型剧场发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核心把控严上严
嘻哈包袱铺鼓楼广茗阁剧场,从票房儿到舞台,不过几十米的距离,李浩宇却走了将近3年,才踏上舞台。
嘻哈包袱铺有一套严格的演员筛选程序,从学员到演员,除了培训外,还要经历多次考核。2010年,李浩宇慕名报考嘻哈包袱铺学员,被拒之门外。几个月后,他卷土重来,这次总算通过面试,可以参加学员培训。在半年后的一次考核中,李浩宇因为台词、表演等方面的问题,又一次被刷下去了。这让他一度有些灰心,但很快他又回到了嘻哈包袱铺,“不能当学员,老师们就让我去票房儿卖票、检票。”
在票房儿这段时间,李浩宇利用一切时间继续学习。因为没钱,他花400块钱租住在天通苑还往北的地方,舍不得花钱坐地铁,每天上班要在公交车上花费两个多小时,甚至三小时。这段时间,他就在心里默戏。检票时间对他来说就是免费课堂,“我在台下一边检票,一边看他们表演,仔细琢磨他们的表演。”他的认真态度让自己重返学员行列。去年8月,他终于通过了演员考核,从票房走上舞台。经过近三年的磨炼,李浩宇一上台就引起关注,现在俨然是嘻哈包袱铺的一颗新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