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人民网>>文化>>正文

家用摄像机发明起源于胶片摄影机

王 铁

2014年03月22日08:47  来源:哈尔滨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家用摄像机发明起源于胶片摄影机

以电视节目为代表的影像冲击起始于1985年前后,一夜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将人们的公共欣赏活动,转为每家每户个人的单向选择,《陈真》、《排球女将》、《坎坷》等等电视剧,后来的春晚……这是前所未有的影像裂变,没几年,电影院、俱乐部纷纷关门,那个时候电影市场开始进入了冬天。

1985年,“大二分之一”录像带的摄像机、录像机开始进入家庭,谁家结婚、生日、甚至郊游有摄像机伴随,是为时髦。紧接着“LD影碟机”、VCD、DVD、蓝光播放器、高清硬盘播放器接踵而来,到如今网上点播、下载……让电视台叫苦不迭。技术革命推动了文化选择的多样性,影像的好处是直观亲切,弱点是缺少了遐想思考的空间。

上个世纪80年代,会摄影的人最吃香。谁家办喜事先到照相馆拍个定婚照,男的吹吹头,女的烫烫发,婚纱照刚时兴。办喜事是一台轿车、一台大客、一位摄影师的时髦组合。90年代初,会摄像的人最吃香,扛着摄像机记录全过程,而且还是彩色的。当然,图像不够清晰,人声和音乐也不透亮。基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已经是相当时尚了。现在普通人都在使用高清硬盘摄像机,可录可摄,就连照相机、手机都具备拍片和摄像功能,专业手艺成为生活的平常事。

家用摄像机的发明起源于胶片摄影机。1874年法国人朱尔·让桑发明了一种能摄影的机器。1882年法国人朱尔·马雷发明了可以拍飞鸟的连续动作的摄影机,1889年爱迪生在美国实现摄影的胶片化,并规范了胶片的尺寸为35毫米,在1891年获得专利。由此,电影拍摄成为可能。1923年前后出现了有声电影,哈尔滨几乎与世界同步在上个世纪初也出现了中国首家电影院。影像真正进入家庭一直到1975年才成为可能,这一年索尼、JVC公司研制的家用视频系统工业化生产。1976年JVC的VHS系统开始生产,这是专门为大二分之一录像带提供的播放装置,可以播放录像带摄录的画面,还可将电影胶片的节目转录到带子中,在当时绝对是一场技术革命,大众自由选择节目带,用录像机、电视机进行独立的欣赏。

随摄像机步入生活,录像机奇货可居,那时在哈尔滨要买一台要用外汇券,外汇商店买一台JVC录像机要6000元,真是天价。有从日本带回来的,因为日本是110伏的电压要改成220伏才能用。那年月哈尔滨有头脑的人已经扛着摄像机奔波在各个婚礼现场,婚礼摄像成为一种时尚的职业,着实赚了把好钱,街道上的复印社也纷纷打出婚礼摄像的招牌,不少礼仪公司都是这样起步发展的。精明的日本商人立刻开发了生产线,松下、东芝、日立、索尼大量投向中国市场。

这时,录像带出租屋出现在大街小巷,这些录像带都是从LD影碟上转录的。这种LD影碟碟片直径30公分,是世界上首创的双面刻录的影碟,一部两小时的大片可完整的记录下来,储存量达1点4GB,比较录像带的“250”线的清晰度,LD影碟已经达到“400”线的清晰度,比电视台录制和发射的信号还高许多。由于LD价格高,只有豪华歌厅使用,后来普及到电影院的录像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最初,在哈尔滨是很难买到便宜录像机的,人们将目光投向沿海城市。那时,广州、厦门可以买到便宜货,由于求购心切有时候会上大当。有朋友在广州海珠广场看到有人卖录像机,品相不错,现场还有播放演示,动心了,看准了是“日立747”,价格几经讨价还价也谈妥了。上了人家的摩托车去取货,货也验了,只顾着忙活了,箱没变,瓤变了。回到宾馆一看是砖头,后悔莫及……录像机国内的年销售额曾达百万台,没几年,不足千元就能买到。最近,上网搜搜,最好的松下全新机2000元,二手的八成新才四五百元。

看大片要有关系、要熬夜,甚至要求人。1990年正版录像带的片源十分紧俏,一次在大学评稿,大家很卖力,会长一高兴,说晚上给我们吃点小灶,从省厅资料馆调来正版“大片”让我们见世面。有《真实的谎言》、《护花使者》、《桂河大桥》等,后来收看的片源没有一次效果达到资料馆原版带的。录像机另一个功能是,可从电视的信号源转录节目。我录过《话说长江》、1999年春晚等节目,几天前,我特意找出以前录的节目,还能播放,图像可以,声音清楚,左上方“央视”的台标不是现在的样子。录像机风行内地十多年,拥有量曾达到五千万台,被VCD播放机在一两年内彻底取代。

LD影碟机曾是发烧友的一种最好的影音选择,至今仍在使用。1995年哈尔滨的大电影院都有小厅,多用LD影碟机播放,通过投影仪显示效果,那叫镭射电影。票价比电影票贵一倍,因为播放的都是未删减的大片。LD影碟机1992年投放市场,到2009年1月15日日本先锋公司宣布,最后一批3000台产品完成后正式停产,至此全球销售了1680万台,仅先锋公司销量达950万台。哈尔滨当时的拥有量两万台。这种播放机的优点是:画面的色差好,没有后来DVD的“马赛克”现象,由于技术原因又不能够盗版,因此,深受发烧友喜欢。当时,LD影碟的片源集中在广州海印影音城,至今仍然能够在这里买到这种影碟。像《云裳风暴》、《天煞》等。

之后, VCD火遍全中国。1992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广播电视展上VCD播放机第一次面向大众。从技术角度讲播放影像的分辨率达到了“352”线,清晰度超过了录像机。这一次,国内企业跟上了,1993年9月万燕牌VCD在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展上亮相,10月出产2000台。这一技术让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一,1997年全国年产1096万台,一年1000万个家庭拥有了VCD,5000万人享受新的收看方式。在哈尔滨的各大商场,甚至道里菜市场都买VCD,这是多大的商业诱惑。邮政街、满洲里街就开了二处音像市场,道里的六道街也开了一处。遍布城乡的音像店有上千家。

2005年前后VCD影碟以丰富的片源冲击电视台。广州每年有上千种影碟向全国发行,均是在国内电视台播不了的,美剧、韩剧、日剧,VCD成了热销品。主要是好多东西在传播渠道看不到。我们资料室还订了些,供大家借阅观看。现代影音新技术,快的让人目不暇接,才几年,VCD影碟已退出市场,如今在淘宝网上仍然有人在叫卖VCD“大片”,在民间被发烧友所珍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

DVD曾经风光无限。当中国VCD播放机拥有量上亿台时。1995年索尼、东芝统一了DVD的影像标准。标志着世界将出现“720”线的“准高清”的数字硬盘摄像机,同时,摄像机也普遍高清化,留下更清新美好的图像。这又催生了DVD播放机的诞生。2008年夏天,参观影音展看到一台巨大的液晶电视正在播放海底世界的画面,犹如一幅精美的壁画,一问画面是103英寸,标价是68万元。仅仅几年工夫,55英寸的液晶电视频频进入寻常百姓家,价格万元左右。这不是梦,是现实。

前几天,我到教化广场观看一场家庭影院展示,就音响效果讲已经不是什么“5:1”、“7:1”声道了,而是“全音域”。简单说声音是四面八方、上上下下,让你身临其境。而播放器有蓝光DVD,有高清硬盘播放器。清晰度是1080P,电影幕布是弧形……正在播放《泰坦尼克号》,完全是现代家庭影院的效果。

而此时,DVD蓝光播放器在网上才500元就能买到“索尼”的。高清播放器配上一块“2T”硬盘就可以下载海量影视剧。原来苦苦积攒的DVD影碟,现在只要几块硬盘就可以容纳,市面上的音像店几乎找不到了,老式摄像机、录像机、VCD都成了文物了,可是那些经典的影片内容始终在不同的文化介质里保存着。1874年以来,人类影像从摄影机、摄像机、播放器一路走来,从胶片、录像带、光盘、硬盘等等在记录着进步。我们要感谢那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人类世界不断探索,才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在精神文化的追求上,人类永无止境,而未来影像如何,不敢想象。

(责编:易潇、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