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与赵士林(左一)、钱文忠(右一)在新书发布会上交谈。(人民网记者 陈苑 摄)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陈苑)“人艰不拆”、“no zuo no die”……很难想象这些时髦的网络流行词语竟会被年过八旬的作家王蒙随口道来。在18日举行的《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以下简称《天下归仁》)新书发布会上,王蒙携其最新力作亮相,并与学者赵士林、钱文忠围绕《论语》以及儒家精神展开深入讨论,三人谈古论今,语言幽默,现场笑声掌声不断。
趣解论语:思而不学则“die”
《天下归仁》一书承载了王蒙八十载人生心得,他将儒家经典《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进行阅读理解发挥,进行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解”与“评点”,再现了《论语》的微言大义。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王蒙即兴讲了一段相声,巧用谐音,“借古讽今”趣解《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话,令现场的读者拍手叫绝。
“什么叫学而不思则‘网’,学而不思你就变成了网虫了,这个人就是网虫、有网瘾、成天混迹于网吧的人的水平。思而不学则‘die’是什么意思呢?‘思而不学则‘die’’您就变成(某些)‘大V’了,没有学问,没有知识基础,没有足够的信息,没有经过自己的核查,只会雷人雷语。”王蒙将《论语》原文中的“罔”和“殆”替换成了读音相近的“网”和英文单词“die”(死),令人捧腹,最后他还幽默地说,“no zuo no die,孔子早就预见到了。”
挑战难题:《论语》本身非常难解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赵士林在发布会上谈到,儒家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仁”这样一个道德范畴,“中国最根本的道德就是仁,而王蒙这本书取名‘天下归仁’,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类文明未来走向最重要的东西”。
赵士林还谈到,王蒙在写作本书时选用的参考文献“非常全”,包括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零的《丧家狗》等,“他选择了这几本书作为他的文献基础,就非常有眼光”。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则谈到,《论语》本身就是一本非常难解的书,连文本我们都没有共识,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解释近年来学术界仍然不断有争议,不断出新解。钱文忠认为,王蒙该书的创作是一次挑战,“王老提出很多新解,结合到王老这几年对中国文化大势做出的思考,这本书有着非常非常特别的意义”。
解读书名:文化道德的理想主义
在发布会的最后,王蒙对“天下归仁”做出解读。他认为,“天下归仁”是一种文化理想主义,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是一种很可爱的思想,“但是它不够用,你光有文化和道德不够用,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道理,比如说我们还要有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还要有厉行法治,我们还要有发达的民主和繁荣的幸福的生活”。反而言之,当你拥有了足够多的其他东西,但没有道德理想主义,没有文化理想主义,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王蒙举例谈到,“我们从一个家庭能看得出来,您家里有房子、有钱,甚至也有保卫自己的工具,但是没有道德、没有文化生活,也不幸福。”
王蒙新书《天下归仁》部分章节展示。 (人民网记者 陈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