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影视动漫
人民网>>文化>>正文

《大清盐商》热播引反思 历史剧究竟应该坚持什么

2015年02月04日17:04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2月4日电 央视的开年大戏《大清盐商》日前落下帷幕,此剧凭借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大清盐商》专家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李朝润,《大清盐商》编剧、总制片人李向民等出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著名评论家李准、《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就电视剧《大清盐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据悉,该剧从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战役”开始,以轰动一时的“两淮盐引案”为故事线索,通过描述以汪朝宗为代表的扬州盐商内部的明争暗斗,以及官商之间相互纠结又彼此对抗的复杂关系,引发了对当今社会政企、官商关系的深思。

李向民:不仅仅是讲传奇故事

“我们以前看的所有商人的戏,像乔家大院、大宅门、闯关东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点:基本讲的都是家族史和个人传奇。这样的故事重复,观众看起来不太新鲜。”在谈到创作这部剧的初衷和方向时,编剧李向民表示,没有采取纵向的从发家、发展到衰落这样一个传统的叙述过程,而是直接找了一个点,一个横截面来讲中国的商人和朝廷,以及它们和民众之间的关系。

李准:真实再现了扬州盐业的历史发展

“这个片子非常形象地从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分析,有批判,同时又有肯定的讲述了中国盐铁的统购统销的制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著名评论家李准对此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部剧非常真实地再现了扬州的盐商在这种统购统销的制度束缚中戴着镣铐跳舞的历史情景。

李准还表示,《大清盐商》站在当代视野的高度,从挖掘、弘扬地域历史文化优势这个角度,重新发现了扬州商人,特别是扬州的盐商这类特殊的商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的特殊重要地位,以及他们做出的特殊贡献。

刘玉琴:历史剧应该坚持什么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透露自己是这部剧的忠实观众,并提出了“历史剧究竟应该坚持什么”这一论题。她认为,历史剧应该是建立在人物历史态度符合真实的历史走向、历史面貌的基础上,真实和虚构相互依托而产生的。

除此之外,刘玉琴还认为,对民族、国家前途命运、历史变化的忧患意识,也是使作品出彩,引人关注的重要基础。在发言中,刘玉琴高度肯定了《大清盐商》的现实关照性。她表示,该剧艺术地反思为政之道,凸显了担当意识、民本意识和家国情怀。其中艺术地揭示乾隆关注的不是银子,不是账册,而是人心,而且也力图严肃励志,打击腐败,这些都是对为政之道的深刻反思。(李季桐)

(责编:王鹤瑾、黄维)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