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网>>文化>>正文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讨会召开

茅奖评委:《江南三部曲》有韵味 《繁花》勾勒上海风貌

2015年08月18日13:28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黄维)“金宇澄的《繁花》获奖,说明本届茅奖不光看作家资历,也看作品。我认为这是本届茅奖的一大亮点。”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在今天召开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讨会上说。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16日在京揭晓。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及李佩甫的《生命册》五部长篇小说获此殊荣。今天,《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包明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院陈福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等茅奖评委就本届茅奖作品进行交流探讨。

“《繁花》这部作品是作者一辈子的生活体验,他把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体验写在了一本书里,信息量特别大,方言也用得也好,方言最擅于写出一个地方的人的神理,这里边你看写卖螃蟹的和买螃蟹那个女人那种语法,所以这个小说在文学与方言运用的上面也是特别有价值的。”胡平说。提起《繁花》,张柠认为,“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说磨磨叽叽太琐碎了,恰恰是这个琐碎,它符合了一个作者把一座城市全面勾勒出来的要求,我们现在说巴黎,想到了巴尔扎克,雨果,说到北京,想起老舍,说到上海,金宇澄就出来了。”

陈福民重点推荐了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格非从90年代动念,要写一部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三部曲,并且用自己的方法传达了他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历程变迁的理解。同时将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用在小说的人物关系上,比如像小说的名字《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带有古典文化韵味,传达了汉语写作的经典性。”包明德对《江南三部曲》的评价也很高。“我认为这部小说是近十年来最有厚度的,整体立意最高的一部作品,实际上这三部各部之间是有血肉联系的,在表达上也很成功,暗含着前赴后继奋斗的历史。在美学上,体现了《红楼梦》典雅的韵味,复活了中国美学的特色,韵味悠长,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包明德谈及《这边风景》时说,作家王蒙创作这部小说时正处于创作的巅峰期,38岁到47岁,正是最成熟,最有想象力的阶段。“他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文学勇气和叙事的自觉向读者讲述了60年代新疆的故事,以一个独特的视角,艺术再现了60年代的中国风貌,热情歌颂了诚实的劳动,正直的品格,民族的团结和美好的爱情,让人感动。这部作品以深入的体验和精确的呈现,把读者带入到那个时代,所呈现的是一些绮丽的风景,是个明亮的风光,这是我读作品的感受。”张柠认为《这边风景》填补了60年代文学作品的空白,“作家王蒙用现实主义手法把这一段历史记录下来,特别是对多民族在一个小村庄生活的描写,在一个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的社会生活中加进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