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
人民网>>文化>>正文

坚守独特的舞蹈艺术理念

不属于任何艺术团体 独立舞者渐入主流舞台

2015年10月06日10:2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独立舞者 渐入主流舞台

  离2015年结束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文化领域的变化已令人瞠目。这些变化几乎囊括了电视、电影、音乐到舞台艺术、文物出版的所有领域,从内容、手段的变化再到思维、市场的变化,2015年成为文化市场颇具烙印的一年。透过这些变化,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冲动和顽强,它们正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昂然前行。

  这些年人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总是一种模式的民族舞剧演出,演出团体也大多是国有体制的剧院和歌舞团,创作的编导也经常是那么几位。然而,另外一种风格的舞蹈作品正在悄然地占据舞蹈演出市场,这些舞蹈作品的主创人员远离体制,在创作上也不再拥有那种主流的民族舞剧风格,力图进行一种创新,《警幻绝》、《进化论》、《希·夷》、《莲花》、《雁丘词》、《人之初》等,加上北京现代舞团、北京雷动天下舞蹈团和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几部作品,在京城舞台形成了一股欲冲破传统舞蹈束缚的态势,让舞台出现与以往不同的生机。今年,各主流舞台都已经见到他们的身影。

  崛起 坚守独立理念

  独立舞者是不属于任何艺术团体,有着自己的舞蹈艺术理念,并靠自己的力量成立工作室组织演出的舞蹈人。这些舞蹈人大都经过舞蹈学院的学习,在舞蹈圈泡大后觉得舞蹈应该表达自己的观念,于是,不愿与他人为伍,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实现自我舞蹈的梦想。这些舞蹈人在创作上不受传统舞蹈形式的限制,敢于将所有舞种甚至其他艺术门类的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独立舞者,在十多年前只有金星,而几年来陆续涌现出的王媛媛、李悍忠、高艳津子、赵梁、陶冶、赵小刚、朝克、杨海龙、史晶歆等等,都有自己的舞团或者工作室,通过作品圆自己的梦想。金星当年以她独特的能力率先成立了自己的舞团,通过参加国际各种舞蹈节和巡回演出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她的舞团也成为中国现当代舞中最具活力的舞团。新兴起的独立舞者无论是工作室还是独立编导们,由于游离于体制之外,在演出时也不会受到体制的束缚,以项目为基础,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员,也可以选择与自己创作理念相同的舞团,更可以成立自己的舞团,同时,凭借他们与海外同行的联系,能够参加各种艺术节,以求受到关注,甚至得到经济上的支持,从而生存和发展。于是,舞蹈舞台越来越多出现了陶身体剧场、赵梁舞蹈工作室、闲舞人舞蹈工作室、9当代舞团、歆舞界·艺术实验室等众多新生的民间舞蹈团体和工作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另类舞蹈群体”。像赵梁的《警幻绝》和《人之初》、杨海龙的《进化论》、闲舞人工作室的《莲花》、陶身体剧场的《重之三部曲》,以及王媛媛的《霾》、《情·色》、《夜宴》等都受到特别的关注。

  燎原 渐入主流舞台

  赵梁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后来进入广东实验现代舞团,2004年成为集创作与表演于一体的独立艺术家,开始进行自由的跨界合作和不同的创作演出。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形成自己特有的肢体语言,在与不同的艺术交织碰撞的同时,用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来创作生活和感悟世界。他说:“我第一部《警幻觉》是非常有东方特点的作品,第二部《怪谈》是和《恋爱的犀牛》原班人马合作,我们在一起有很多的碰撞。有时候一些东西就是因为难所以才要去创作,只有你在做的过程中才会碰撞出很多你不可预期的东西。艺术是一个寻找的过程,这才是创作的意义所在。到了第三部《幻茶谜经》,缘起于一个茶具。茶是贯穿东西方的,而在舞台的呈现上极少有人去表现,这对我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舞蹈的“动”是灵魂,这也是陶身体的创办者陶冶的创作理念,于是,他的作品无需繁复诠释便能与所有艺术形态朴实沟通,没有了东西方、民族性的隔阂。陶冶说, 现在的舞蹈已经不太像舞蹈了,因为在舞台上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左右, 比如舞美、灯光、装饰、现场视频等等, 这些让舞蹈的本质越来越少了。陶冶认为,在“身体剧场”中,舞,不是舞蹈,它是一项身体的艺术,它是一种运动,在动静中,产生力量,迸发思想。“身体剧场”艺术拓展更追求不固定、即兴式地,多题材、多形式、多空间地呈现出独特又融合的艺术状态。它不仅限于舞蹈,也包含音乐、影像、表演、绘画、空间等各艺术层面,使舞台上的每个舞者和表演区同时成为观众注意的焦点,将观众的想象空间留给他们自己去占有、去驰骋。即将在国家大剧院舞蹈节中演出的《数位系列》也是这种创作理念的呈现。

  北京9当代舞团是年轻的编导朝克和杨海龙2010年创建的。朝克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代舞编导专业,曾经在北京现代舞团担任舞者,杨海龙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民间舞专业,曾经是北京歌剧舞剧院和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舞者。两位致力于推动舞蹈在全社会的传播,构建观众与舞台新的关系,至今已经有多部作品问世。由赵小刚和张云峰领衔的闲舞人舞蹈工作室是一个以中国舞蹈为基础吸收现当代舞元素为表现形式的工作室,创办后已经推出了《肥唐瘦宋》和《莲花》等作品。在风格上更趋于中国传统舞蹈在与新元素结合下的传承,并彰显编导的独特风格。

  随着更多风格的舞蹈作品涌现,舞台不再是民族舞剧和芭蕾舞一方独霸。今年,国家大剧院就吸收了陶身体剧场的作品《数位系列》和闲舞人工作室的作品《莲花》。在保利剧院和天桥剧场,今年也涌现了赵梁的《幻茶谜经》,9当代舞团推出了《进化论》和新舞蹈国际艺术节,王媛媛的当代芭蕾舞团将推出《夜莺与玫瑰》,北京雷动天下舞蹈团将推出《大·地震》等等。在地方,各种现当代舞的独立编导的作品也逐渐进入舞蹈市场,独立编导和舞者这一舞蹈界过去被认为“另类”的群体形成一股现当代的潮流,正力求在舞蹈主流市场建立更广阔的平台。

  文/记者 伦兵

(责编:马丽、许心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