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文化专题>>玛拉沁夫
人民网>>文化>>正文

85岁蒙古作家玛拉沁夫:“草原”就是我的精神故乡

2015年10月20日08:20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蒙古族著名老作家玛拉沁夫在家中接受人民网专访

     访谈直播 文字实录

     编者按: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推出“回望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文艺名家话精神故乡”系列访谈,邀请去年参会的文艺名家,回顾一年来文艺界涌现出的新气象。近日,85岁的蒙古族老作家玛拉沁夫在家中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提起去年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时,老作家用12个字概括——“值得深思、需要反省,重在行动”。

    “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玛拉沁夫说,“对于作家而言,扎根生活不应是单一的采风,要真正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三年、四年都不算长,因为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生活细节、习惯,这样才能写出拨动人心的、有人情味的好作品,而这正是我们现在作家缺少的。”

    扎根人民不是单一采风 要和百姓生活在一起

    2015年,是蒙古族老作家玛拉沁夫步入文学之路的第65个年头,去年84岁的他,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他告诉记者,那不是简单的一场座谈会,对自己来讲是“一项莫大的荣誉”。“我都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这么多年了,习总书记还记得我,还读过我的作品,握着我的手和我聊了几句,这真的让我没想到。”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觉得这是现在的作家最需要深刻领悟和实践的地方。”玛拉沁夫说。

    为了写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 20多岁的玛拉沁夫放弃了在北京学习深造的大好机会,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科尔沁草原,这一待就是四年……“那时候条件很艰苦,就和当地的老乡挤在一个蒙古包里,同吃同住,他们的家人就像我自己的家人,为了写这部长篇小说,我当时连想都没想,把户口都转了回去……”玛拉沁夫回忆道,1957年,《茫茫的草原》上部以《在茫茫的草原上》为书名出版,同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文艺评奖文学的一等奖。   

    “生活在不断变化,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也不一样了。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文艺界情况的了解,用开座谈会的方式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我们这些年对深入生活,对时代前进的每一个阶段的敏感度、能力和责任感都在下降。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追求名誉金钱、生活舒适。”玛拉沁夫义正言辞地说:“扎根人民,是真正地要和人民生活在一起,吃住在一起,不是单一的采风,下基层转悠一圈,吃上几顿饭,回来一闭关就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了,那根本不可能。”

    一辈子写草原 那就是我的精神故乡

    从21岁开始,玛拉沁夫因撰写《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而被大众熟知,随后的《草原晨曲》《沙漠里的春天》《祖国啊 母亲》均以不同形式被搬上了大银幕,而其跨界创作的歌词《敖包相会》更是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创作心路,老作家感慨良多“虽然我现在人在北京,但心永远在我出生的地方,那边广袤的草原是我创作作品灵感的源泉,是我一生情感的寄托,如果人是有灵魂的,那么,我的精神故乡就是那片草原和生活在上面的人民……”。

    因着这段割舍不下的感情,85岁的玛拉沁夫马上又要动身回家乡了,从自学汉文到用汉文完成写作,玛拉沁夫坦言是耗时五年,夜以继日的大量阅读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我小时学的是蒙文,一点不懂汉语,完全是大量的汉文经典帮了我大忙,那个时候,不管是什么书,只要能找来,我都会拿来看,每天就睡4个小时,没钱买书,把衣服卖了换书看……”

    现在退了休的玛拉沁夫,除参加一些必要的活动,更多的时间留给了阅读经典,“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美国的惠特曼,最喜欢的小说家是巴尔扎克、普希金、莎士比亚……”

   “你我都没见过巴尔扎克,都没见过托尔斯泰,都没见过莎士比亚,都没有见过普希金,但我们为什么会崇拜他们?就是被他们的艺术魅力所征服,一个好的作家,人民的作家,就应该是用你的文学作品去征服自己的读者,靠你的艺术魅力吸引自己的读者,这才是成功的。”玛拉沁夫说。

   作家不仅要写好中国故事 更要写出中国精神

   对于为什么现在的文学作品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这一现象,玛拉沁夫直言是因为“内容太粗糙”导致的。“现在,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有很大问题,不注意艺术作品的再创作,也不研究写作技巧,也不注重细节刻画,就平铺三条情节线,一条线一写就是几十万字,很空洞,很死板,作家不仅要写好故事,更要写出故事背后的力量和精神。”

   “为什么我们看某些文学作品看得流泪?是因为它把你的情感调动起来了,这不是理论,不是概念,而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表达,这就是习总书记要求我们的文艺精品之‘精’要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玛拉沁夫说。

   玛拉沁夫认为,作为一个作家,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也是故事的讲述者、事件的参与者,而现在作家更多地成为了旁观者……“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一周年,我们应该反思,到底哪些改变了,哪些没改变。我们要写好中国故事,但我们更要写出中国精神。靠我们艺术魅力征服读者。靠我们的实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李岩)

【独家】11位文艺名家共话新时期文艺发展

新闻推荐:

回望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文艺名家话“精神故乡”系列访谈

“老戏骨”尚长荣分享座右铭 谈戏曲工作者要做“三种人”

“评书大师”刘兰芳老书新说 以英雄人物为“精神故乡”

关牧村:像农家菜一样成长 多吸收大地养料

史依弘:学习中寻觅精神家园 尝试京剧版《新龙门客栈》

徐沛东:不能脱离人民和时代 生活给予最好养料

六小龄童从“西游记”中收获人生信仰 后半生将传承猴文化

冯双白:文艺创作似修行 要坚守理想不忘初心

陈爱莲:精品创作要实事求是 文艺评论界要敢说实话

叶少兰:要出“高峰作品” 文艺工作者就要拒绝浮躁

俞峰:攀登歌剧新高峰 《屈原颂》讲好中国故事

“肩上芭蕾”吴正丹:用杂技演活《天鹅湖》

(责编:陈苑、许心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