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丽在伞面上绘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的一首《雨巷》,让油纸伞成为诗意的象征,而在龙陵县象达乡营坡村南海寨普通农户王亮毕家中,油纸伞却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制作伞也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象达油纸伞制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看似普通,制作起来却颇为复杂,从用荆竹片削伞骨,到最后刷桐油晾晒,72道工序,缺一不可。“天干的时候,院子里、二楼全都晒着油纸伞。”王亮毕说,这一祖祖辈辈留下的手艺,如今成为了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66岁的王再恩是王亮毕的堂哥,自小便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油纸伞,20年前,他发现寨子后面有一大片人面观音竹(因竹节根部有七八个节形似人面而得名),因为觉得人面观音竹独特美观,便将其用于制作伞把,从此象达人面竹纸伞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他,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最难的就是用圆盘锯凿伞骨上的细槽。”王再恩两只粗糙的大手上留下了一道道的刀痕。“现在坐上两个小时,便全身酸痛,就要出去走走。”
说话间,王亮毕坐在由几块木板简单拼凑而成的线床上做起了示范。只见他用坐在线床的横木上,用构皮绳拴牢圆盘锯,双脚踩在构皮绳上来回蹬,左手固定圆盘锯保持平衡,右手拿着伞骨来回滑动,凿出一条仅有一毫米的细槽。“稍微不慎便会凿到手,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把手划破,疼也只有忍着,慢慢熟悉才顺手了。”10年前,王亮毕放弃了在外开大车的生意,回家继承了祖祖辈辈留下的“事业”,对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困难,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由于油纸伞程序复杂,制伞须得全家人一起合作。王亮毕的妻子杨翠丽主要负责伞面的绘画。“自己想象着画,慢慢摸索,有牡丹、梅花、菊花很多种类。”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杨翠丽自诩是找对了婆家。一家人辛苦一天,最多只能做成4把纸伞,除去成本,一把伞仅能赚60元钱。而每逢雨季,因为无法晒伞,基本属于停工的状态,所以王再恩和王亮毕两家人都是边种田边做纸伞。
王再恩说,曾经的油纸伞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他小时候寨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油纸伞,再用马匹、骡子驼着,翻山越岭,到缅甸售卖。“这也是象达最早出口的本地特产。”而今,制作繁琐的油纸伞没了市场,也就没有了收益,现在整个寨子只有王再恩和王亮毕两家在坚持做手工复杂的人面竹子纸伞。“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打工比做伞挣钱。”王再恩说。
“想把老祖宗传下的手艺继续传下去。”王亮毕介绍,他在正在上大学21岁的儿子,每到假期都学习一些制作纸伞的工艺。“但现在也只学会了两道工序。”此外,油纸伞的制作还面临着人面观音竹的短缺的难题,对于未来,这一手艺能否继续传给下一辈,王再恩表示出了无奈,“这就是下一辈的事了。”
记者 严家芬 朱金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