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大熱的清宮戲誤導 清宮妃嬪不稱為"小主"【5】--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別被大熱的清宮戲誤導 清宮妃嬪不稱為"小主"【5】

2013年05月07日14:06        手機看新聞

  第四個不靠譜·各類制度

  制度的方面形形色色,清宮戲裡的錯誤也一樣是形形色色,具體挑幾個點來談。

  各類制度不靠譜的三個細節

  細節一·清宮選秀

  清代選秀女分為兩種,一種是八旗正身旗人選秀女,最終選定之后就給予名分,成為后宮的主位。另外一種是上三旗(鑲黃、正黃、正白)包衣旗人進行選秀女,選中的人則入宮成為宮女,到達一定的年齡,即可放出宮廷,自行婚配,當然也有個別得到皇帝的寵幸成為后宮主位的情況。不過無論是哪種選秀,其選秀時要求秀女不下跪、不請安、基本不講話、不做過度裝飾,官員或太監唱名則過,不多作停留。故而如《甄嬛傳》一開頭裡的那些秀女們選秀時“毛遂自薦”的表演就都是不符合歷史實情的。

  細節二·八旗制度

  清宮戲裡八旗制度的錯誤點很多,因為很多人對於八旗制度本身就缺乏理解。小錯誤的例子,如《甄嬛傳》裡把“滿洲八旗”稱呼為“滿軍旗”,又把“蒙古八旗”稱呼為“蒙軍旗”(注1)。大錯誤的例子,如《雍正王朝》裡,說到雍正年間有“八大鐵帽子王率領八旗進京逼宮”。而事實上,從清代入關以來,清代的宗室親王就都住在北京,八旗也分成關外和京旗兩部分分別駐扎。何況到了雍正時期,宗室王公早就沒有了統領各旗的權力,又怎麼來的帶兵入關一說呢?

  細節三·后宮與財政

  不知道是由於什麼原因,清宮戲裡經常出現后宮嬪妃們管理皇帝內帑的情況,在清宮戲《甄嬛傳》中,后宮甚至要計算宮廷中綠豆湯如何節儉。拋開其他朝代不說,單以清代來講,皇室的各種事務,包括內帑的各項問題,都由“總管內務府衙門”(俗稱內務府)來處理,和后宮基本無關。

  第五個不靠譜·旗人姓名

  由於清代的世家貴族有相當一部分均為滿洲人,在滿洲風俗之下,他們有著特殊的姓名使用習慣,而清宮戲對於旗俗本身缺乏體現,所以在旗人姓名習慣上的使用一般都有錯誤。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