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書的孩子》關注留守兒童 簡單故事蘊真情--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快人快語)  

《念書的孩子》關注留守兒童 簡單故事蘊真情

楊  海

2013年06月06日08:47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念書的孩子》被教育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列為向全國中小學生鄭重推薦的電影,同時又摘得第九屆美國聖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電影獎”和“最佳演員獎”兩項大獎。這部留守兒童主題的電影是如何獲得如此殊榮的呢?

  首先,在於影片直面現實生活、關注弱勢群體、表達人性關懷的主題選擇。《念書的孩子》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一個小孩子開開、年老帶病的爺爺、一隻撿來的小狗“小膽兒”,三者在農村裡相守相伴,過著單調的生活。家裡沒有電視,於是在冷清孤寂的冬夜裡,開開就給爺爺念課文打發寂寥。這溫馨卻又苦澀的畫面正是電影名稱的由來。留守兒童是伴隨我國城鎮化進程而產生的一個社會問題,牽動著無數人的心,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既是文藝創作者的責任,也容易獲得廣大觀眾的情感共鳴,對身處大洋彼岸的美國觀眾同樣具有吸引力。在聖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上,一位好萊塢制片人就說,她相信這個故事一定能夠使北美的觀眾深受感動。果然,電影答謝放映証實了她的判斷:200多位紅著眼睛、帶著淚痕的觀眾全體起立,長時間為這部影片鼓掌。

  其次,在於影片以真摯的感情、豐富的細節、自然朴實的敘事手法,牢牢抓住了觀眾。《念書的孩子》採用了自然朴實、近乎白描的敘事手法,不以復雜的線索和激烈的沖突來吸引人,而是以豐富的細節和真摯的感情來打動人。開開看爺爺咳嗽得很厲害,就主動跟爺爺學做飯,很快就學會了蒸饅頭、?面條,因為開開的心裡有著爺爺﹔后來爺爺去世了,開開做飯就變得心不在焉,總是把飯燒糊,最后干脆不做飯了,和“小膽兒”一起啃饅頭就咸菜﹔又比如在爸爸費盡周折將要接開開去城裡上學時,開開掏空了書包,把“小膽兒”藏了進去,想把“小膽兒”一起帶走……這些寓於生活中的充滿真情的細節,在這部影片裡還有很多,它們在塑造人物形象、傳達真情實感、升華故事主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影片對人與動物的關系探討也值得觀眾思考。“小膽兒”是一隻流浪狗,膽兒特別小,比開開更弱勢。爺爺去世后,開開發現隻有他能保護“小膽兒”,一個小孩子與一隻流浪狗之間,逐漸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開開的善良和同情心,與爸爸的粗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許看到這裡觀眾們會想起,孩子般的淳朴本真是每個人都曾經擁有的,可為什麼孩子可以擁有這種美好的感情,變成大人,卻時常隻剩下冷漠與粗暴?

  我們總討論電影走出去如何困難,其實不妨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關注的主題是否處於其他文化環境裡的觀眾也會關注?我們的敘事方式是不是做到了返璞歸真,以真正豐富、真實的細節取勝?我們所欲表達的是不是真正淳朴、厚重的感情而非矯揉造作與無病呻吟?傳播的本質某種程度上是價值的共享,如何找到這個價值的結合點,《念書的孩子》對我們大有啟發。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06日 24 版)

(責編:黃維、許心怡)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