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愛《中國哲學史》盤點韓國女總統朴槿惠愛看的中文書【3】--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酷愛《中國哲學史》盤點韓國女總統朴槿惠愛看的中文書【3】

2013年07月01日13:41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大量閱讀《論語》等古典書籍

    

    

    在6月29日清華大學演講時,朴槿惠對中國古詩詞信手拈來。首先她就用中文引用了《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還有取自《周易》的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此盛贊清華大學培養了包括習近平在內的政治領導人和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必將給中國開啟美好未來。在論述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時,朴槿惠引用《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說國家之間的相處需要君子之道。

    據悉,朴槿惠閱讀了大量中國古典書籍,包括《論語》、《貞觀政要》、《明心寶鑒》、《近思錄》,並且通過韓國中文教學廣播節目學習中文。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編撰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卷四十篇,分類編輯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諍議、勸諫、奏議等,以規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軍政思想,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明心寶鑒》全書由20篇、六七百段文字組成。內容雜糅儒、釋、道三教學說,薈萃明代之前中國先聖前賢有關個人品德修養、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論述精華,是比《菜根譚》更流行的勸善書、啟蒙書。曾多次重刊、重印,萬歷皇帝還讓人重輯修訂一遍。《明心寶鑒》是中國歷史上譯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古籍,1592年被譯成西班牙文,手抄本於1595被帶回西班牙獻給王子斐利三世,現收藏於馬德裡西班牙國立圖書館。后來《明心寶鑒》又流傳到中國近鄰國家,600多年來一直風行於韓國、日本、越南等國,被用作青少年啟蒙教育、道德教育重要讀本和個人修身勵志經典。在韓國,它是大長今最早的啟蒙讀本,大長今在與各地官衙的醫女們一直接受醫女訓練的時候,學習的經典課開篇即是《明心寶鑒》。

   

    《近思錄》是依朱、呂二人的理學思想體系編排的,從宇宙生成的世界本體到孔顏樂處的聖人氣象,循著格物窮理,存養而意誠,正心而遷善,修身而復禮,齊家而正倫理,以至治國平天下及古聖王的禮法制度,然后批異端而明聖賢道統。全面闡述了理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故此書實可謂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呂一派學術的主體。

(責編:黃維、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