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 日前,韓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朴槿惠抵達北京開啟訪華之旅。作為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朴槿惠說,父母的遇刺家庭的變故,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在絕望中,她閱讀了大量中國古典書籍,其中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幫她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下面,讀書頻道就為您一一介紹這位喜歡中國哲學的韓國女總統最喜的中文書籍。
馮友蘭著作《中國哲學史》
喜歡中國哲學的朴槿惠曾表示,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史》對她有著終身銘記的影響,“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朴槿惠曾經在韓國文藝月刊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做《遇見我人生的燈塔——東方哲學》,其中有這麼一句話,她說“自與《中國哲學史》相遇,我恢復了心裡的寧靜,明白了之前所不能理解的許多事情。所謂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斗爭,而是與自己的斗爭。”
《中國哲學史》兩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全書分為上、下冊。第一篇是子學時代,第二篇為經學時代。從孔子到淮南王為子學時代,自董仲舒到康有為為經學時代。子學時代主要介紹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學說,經學時代則記述了從漢代到晚清整個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脈絡。
馮友蘭簡介(1895-1990):中國現代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門。1920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師從杜威等名師,192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后任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他畢生的事業可以概括為“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他以《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小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等著作,成為中國近代以來能夠建立哲學體系的哲學家之一。他是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貢獻的杰出學者,也是影響巨大的思想家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