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遺物記述張學良的愛情故事 曾打算寫曹禺【2】--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張愛玲遺物記述張學良的愛情故事 曾打算寫曹禺【2】

除了書信、手稿,宋以朗還將張愛玲的其他舊物拿出來,其中就包括張愛玲的白拖鞋。1987年香港曾經上演的張愛玲作品《傾城之戀》話劇版海報﹔一套張愛玲作品集封面圖﹔張愛玲的英文証件原件﹔張愛玲經典的旗袍照。
2013年07月18日06:56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錢鐘書寫給宋淇的信件。

張愛玲手稿。

遺物守護人宋以朗。

華西都市報:除了《少帥》,還有沒有別的張愛玲作品的出版計劃?

宋以朗:內地一家出版社,將要出版《小團圓》手稿影印版,限量發行95套。這樣方便那些想要看到張愛玲原稿筆跡的讀者閱讀。這個我是不拿版稅的,純粹是出版社在做,我只是同意了這件事。

遺憾之作

張愛玲曾打算寫曹禺

除了書信、手稿,宋以朗還將張愛玲的其他舊物拿出來,其中就包括張愛玲的白拖鞋。提到張愛玲彌留時的狀況,宋以朗就從屋子裡抱出來一個大箱子,裡面有四張毯子,宋以朗介紹說,這是她去世時躺過的。宋以朗還拿出他爸爸與錢鐘書的130多封通信,也都被精心存放。

華西都市報:像這些遺物,也要捐出去嗎?

宋以朗:我保留著它們也沒什麼意思。會認真考慮將它們托付給值得信任的學術團體。

華西都市報:是否像此前授權出版張愛玲的遺作那樣,將錢鐘書寫給宋淇的信件出版?

宋以朗:如果要出版錢鐘書的信札,肯定要征得楊絳先生的同意。不過,現在我不想打擾她。

華西都市報:宋淇曾提到,張愛玲曾經構思但沒有寫的文章,其中包括以曹禺為原型的小說?

宋以朗:1979年,張愛玲打算以曹禺為原型,寫一篇名為《謝幕》的小說。但是大體是因為張愛玲自認對曹禺了解不夠,或者可能是擔心牽涉名人惹是非,因而干脆不寫。

八十年代末,張愛玲還打算寫一部中篇小說《美男子》,我爸爸鼓勵她寫,來往信封有8封。但大體是因為時間來不及,也沒寫。守護人說 很多張愛玲傳記都是錯的

宋以朗1978年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讀書,拿到統計學博士。在美國某統計公司任職。2003年,宋以朗結束近40年的美國生活,回到香港照顧母親,同時守護張愛玲的遺物。

華西都市報:您曾說您並不是“張迷”,樂此不疲為張愛玲做這些事情的動力是什麼?

宋以朗:我有責任維護好張愛玲作品的完整性。她是我爸爸媽媽的好朋友。假使有一天,后人看到張愛玲作品都不是那麼完整和准確的,是我的失職。

華西都市報:你對當下很多張愛玲傳記怎麼看?

宋以朗:我收集了張愛玲的各種各樣的傳記,就是為了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其中有不少無根據的東西。有的基本觀點都是錯的。

比如說,有人在傳記裡提到張愛玲去世時穿的是一件紅色旗袍。而這是沒有根據的。

記者手記

不問時光探訪張愛玲

在香港加多利山上一片鬧中取靜的住宅區,記者冒雨找到了宋以朗家所在的一棟共六層高的臨街半弧形樓房。如今,房子裡的一切都沒變,家具還是50年前的。父母去世以后,宋以朗一直住在父母留下的這棟公寓中。

張愛玲也曾在這幢公寓裡住過半年。那是1961年的夏天,張愛玲為了給自己的美國丈夫賴雅籌集醫藥費,回到香港趕寫兩個劇本。提到這段往事,宋以朗陷入回憶,“張愛玲住進我家,是住在我的臥室。我則挪到客廳去睡。當時我12歲,在我的記憶裡,當年的張愛玲終日足不出房,隻顧埋頭寫作。”

不過,張愛玲曾住過的那個房間,現在已被改成了一個衛生間。面積很小,放著日常洗漱的用品,“以前是一個小房間,剛好放下一張床,張愛玲就在這裡寫文章、休息。”宋以朗對記者說。

1987年香港曾經上演的張愛玲作品《傾城之戀》話劇版海報﹔一套張愛玲作品集封面圖﹔張愛玲的英文証件原件﹔張愛玲經典的旗袍照。這是宋以朗客廳三面牆上最顯眼的東西。而靠牆的一個大書櫃,裝滿關於張愛玲的各種傳記、研究著作,記者數了數,大概有近200種。也就是說,這幾乎相當於一個張愛玲研究陳列室。 幾年前宋以朗授權出版社出版《小團圓》時,引發媒體關注。其中也提到“宋以朗未婚沒有子女,兩名外甥在美國長大,不熟悉中文。”這次在香港加多利山上的拜訪,親自感受到宋以朗先生的低調、豁達,離群索居,鬧中取靜,悠然度日。突然發現,他其實跟張愛玲也是一路人啊。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