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名家孫岩復出書壇 自揭離開評書界的隱情[圖]--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評書名家孫岩復出書壇 自揭離開評書界的隱情[圖]

日前,由石家庄小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長城曲藝網聯袂打造的精品廣播節目《歡樂群英會》完成了最新一期人物訪談專輯的錄制,著名評書演員孫岩先生淡出公眾視野多年后重新回歸書壇,這也是他重出江湖之際首次接受媒體採訪。
2013年08月01日11:20    來源:新華娛樂    手機看新聞

日前,由石家庄小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長城曲藝網聯袂打造的精品廣播節目《歡樂群英會》完成了最新一期人物訪談專輯的錄制,著名評書演員孫岩先生淡出公眾視野多年后重新回歸書壇,這也是他重出江湖之際首次接受媒體採訪。在節目當中,他介紹了父親——評書名家孫闊英先生從藝的傳奇經歷,講述了自己的學藝、出道過程以及后來突然離開評書界的隱情,更透露了此番復出之后的打算。

孫岩的父親孫闊英先生是當年享譽海內的評書五大名家之一,於80年代初在山東濟南舉辦的紀念傅泰臣先生誕辰九十周年暨從藝七十周年活動上和袁闊成、劉蘭芳、李鑫荃、傅泰臣一起受到文化部表彰。孫岩先生的母親劉喜蓮也是曲藝名家,代表作有西河大鼓長篇大書《五代殘唐》、《回隆傳》、《呼楊薛將》等,深受當時的西河名宿——單田芳先生的母親王香桂的喜愛。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當中成長起來的孫岩自幼在父親的耳提面命之下苦練基本功,雖說師承於於闊濤先生,但受父親影響更大一些,父親常說:“我既是爹又是老師,真的有一天我沒了,我希望有一個小孫闊英在台上為聽眾服務。”所以父親對孫岩的要求格外嚴格。教他說書,教他寫作,更教他做人。

孫岩六歲學習說書,八歲敢說,可以說是真正的娃娃腿兒(娃娃腿兒就是從小就學藝),十三歲時考入哈爾濱市曲藝團學員班,16歲時便獨自說小劇場,當時是1978年,在哈爾濱香坊區的孫家茶館,堪稱調帘紅,連日爆滿,每天收入26元多,當時這是一筆大錢,相當於一名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年少成名的孫岩和張少佐、孫一一道被譽為東北三小虎,是當時評書界的后起之秀,由他錄制播講的長篇評書《龍公案》在央視三套播出后反響熱烈,《光明復仇記》、《薛魁傳》等作品也受到廣大聽眾、觀眾的追捧,然而就在孫岩評書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忽然從公眾的視線當中消失了,很多書迷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孫岩到底去了哪裡?為什麼不說書了。原來孫岩先生侍母至孝,母親身故之后他守孝三載,除去正常上班之外他把更多的時間用來整理自己多年說書心得,同時筆耕不輟,不但完成了一些電視劇本的創作,更潛心打磨評書話本。

如今,孫岩先生終於重出江湖,兩部新的評書作品正在緊張錄制當中,被主持人小樓問到為何出山,孫岩先生表示,一是像師勝杰先生這樣的故交一再督促,二則老觀眾非常熱情,同時也自感作為孫闊英先生的后人有義務將孫家獨特的評書藝術傳承下去,另外孫岩先生還借助《歡樂群英會》節目做出了澄清,眼下網上所謂的孫闊英評書作品都是張冠李戴,父親的評書音頻從未外流,請廣大網友不要誤會,更不要以訛傳訛,節目最后,孫岩先生將兩部新書《碗劃買父》和《金喜神》的故事梗概簡要作了梳理。

據悉,《歡樂群英會》是一檔傳統曲藝節目,至今錄制已近千期,土豆主頁點擊量逾百萬,播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曲藝作品,該節目不僅播出相聲、小品、快書等較為常見的曲藝節目,還不遺余力的將京韻大鼓、西河大鼓、北京琴書、京東大鼓、二人轉等各種鼓曲、曲藝形式融入到節目當中,成為眼下較為少見的“花場”類廣播曲藝節目,頗受廣大曲藝還好著青睞。石家庄小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聲音制作機構,長城曲藝網則致力於民間曲藝文化的傳承弘揚,強強聯手,必將使《歡樂群英會》這檔節目獲得更大的擴展空間,有關著名評書演員孫岩先生的採訪專題將於近期在各地播出平台陸續推出,敬請期待。(來源:新華娛樂)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