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黃永玉談新作:九十歲才出書 是喜劇也是悲劇

2013年09月04日06:56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黃永玉在新書首發式上(人民網記者黃維攝)

人民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黃維)“一個老頭要到了九十歲,臉上都長了青苔的時候,才來出這部書,是喜劇也是悲劇。”黃永玉在其自傳體長篇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朱雀城》首發式上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有點出乎意料。

9月3日,國博“黃永玉九十畫展”展廳,黃永玉新書《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的首發式在此舉行,這一刻,繪畫、雕塑、文學,彼此呼應,完美交融。當天,黃老一身休閑裝扮,細格子小立領襯衣,外搭一件米色格子西服,寬鬆的牛仔褲,一支大煙斗,酷勁十足。

左起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右為黃永玉。

自述與人文社的淵源:為首任社長馮雪峰《寓言》配插圖

負責出版該書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說,讀《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會讓人聯想到另一位偉大的作家和他的作品——沈從文和他描寫故鄉湘西鳳凰的系列文學作品,沈從文也是黃永玉小說裡張旭子在北平寫文章為生的原型。“沈從文的《長河》寫作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后期,六十余年之后,黃老完成了《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第一部記述故鄉的部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在今天相較於沈從文的優美和憂郁,《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具有另一種矯健的氣質。”

現場,黃永玉也講述了他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深厚淵源。上世紀五十年代,黃永玉曾給人文社出版的眾多圖書做插圖,《阿詩瑪》就是其中一個。此外,黃永玉還為人文社第一任社長馮雪峰的寓言書設計封面和插圖。黃永玉回憶了與馮雪峰相識的情景:“當時,雪峰先生第一次見到我,對我說,你怎麼那麼小,我以為你三十多了,聽說你說我們艱苦,咱們堅持努力,好日子就快來了。然后讓我給他刻插圖,讓我看他的書。”

黃永玉新書首發式聊故鄉往事(人民網記者黃維攝)

心目中的故鄉人:愛讀書 民風純朴

提起故鄉,黃永玉就有說不完的話。新作《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朱雀城》便是他用“故鄉思維”寫的兒時的“朱雀城”裡的“朱雀人”。

“鳳凰這個地方的人有些不一樣,讀書人不少,這麼遠的山城裡怎麼讀書人會有那麼多呢?湘西人不怕死,打完仗做大官,然后把文化帶回來,不光是帶文學,還帶了戲劇。”黃永玉用自問自答描述著他心目中的故鄉人。“他們出去當兵把文化帶回來,沈從文先生就是一個。所以在他的墓園裡我寫了一段字,‘一個士兵要不是戰死沙場便要回到故鄉’。這個不僅是當兵的兵,也可能是文化上的兵。”

故鄉人純朴的作風,至今在黃永玉心中印象深刻。在他兒時,鳳凰縣辦了一個蠶業學校,年幼的他經常去那玩,后來少小離家,當他1950年再回鳳凰,又到蠶業學校去看時,發現那裡的黑板、課桌、講台,包括教員准備室的東西,都還保留著,沒有人去動它。“既然我們可以走進去,當然就沒有鎖了,鳳凰城的人當時沒有想過拿那個地方的一磚一瓦,幾十年過去了,這麼苦,沒有過。當時的人沒有受過什麼道德教育,但沒有一個老百姓在受苦的時候去動放在那裡的東西,沒有過。這是當時老百姓的作風。”

把文學比作樂器中的鋼琴 寫到得意時會哈哈大笑

黃永玉曾給文學、雕塑、繪畫排序,繪畫排在了最后,“因為它能養活前幾樣”。對此,黃永玉感慨,文學好比樂器裡的鋼琴,很全面,表現什麼都可以,小提琴也好聽,但沒有鋼琴這麼豐富。文學的形式也很多樣,有意思,就像你跟好朋友聊天一樣,聊到最秘密的話,多開心。“我有時候寫到得意的時候,自己會哈哈大笑。畫畫沒有笑過,做雕塑有什麼好笑。”

黃永玉坦言,“現在晚上睡不著了,就想還有什麼東西沒有寫上去,(鳳凰)這樣一個特別的地方,從小熟悉的一些東西,不寫出來好像可惜了。”黃永玉說,自己寫文章也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是經常讀一些中外文學作品,“我對生活、對寫作的態度是,貼著老百姓的耳朵邊說話,講他們的家常話,用這種方法來寫東西。”

沒看過郭敬明作品 每個周末都看《非誠勿擾》

雖已九十,黃永玉卻是個很“時尚”的老頭。 “每個禮拜六、禮拜天我都看《非誠勿擾》,隔著熒屏看,我可以看到他,他看不到我,這就比較好辦了。”

對於80后作家郭敬明,黃永玉表示:“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他來我家裡做客,我好好地款待他,以后也沒有聯系,我也沒有看過他寫的任何一本書,所以都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