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有讀者發微博說,在美國發現幾乎在哪兒都有人在讀一本名為《Wool》的科幻小說,於是浦睿文化當家人@朝南陽台立刻回應,他們即將引進出版這部作品。如今,中譯本《羊毛戰記》如約出版,這本在美國“賣瘋了”、正在緊鑼密鼓改編拍攝電影的科幻作品,能否打動中國讀者呢?
《羊毛戰記》在美國的出版頗具傳奇色彩,作者休·豪伊最初創作這部作品時,遭到了紙質出版商的拒絕,於是他自助出版了電子書,以0.99美元的低價在亞馬遜網站銷售,結果迅速成為電子書銷售第一名。據《羊毛戰記》中文版責任編輯朱亦紅介紹,因為該書價格低廉,普通讀者買得多,加上小說本身懸念極強,所以在大眾中口碑迅速擴散。《羊毛戰記》並非一開始就賣一本完整的書,而是以一篇篇中短篇故事的方式連續出版。休·豪伊最初並未寫完整本書,他是在讀者不斷寫信留言的催促要求下,才有動力陸續把整個故事寫完。
《羊毛戰記》在歐美電子書市場引發的銷售狂潮令人始料未及,於是各大出版商紛紛回頭尋求紙質書的出版,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最終以6位數美元的高價拿到版權。紙質書出版之后《羊毛戰記》“賣瘋了”,各大媒體與名人紛紛推薦評論該書,《別相信任何人》的作者S.J.沃森甚至說:“這哪是小說,根本就是毒品!”
朱亦紅告訴青閱讀記者,在紙質書尚未出版時,浦睿就注意到《羊毛戰記》引發的熱潮,在光磊國際版權經紀有限公司創辦人譚光磊的推薦幫助下,浦睿搶先拿下了《羊毛戰記》的中文版權。
在採訪中朱亦紅認為,《羊毛戰記》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可能性不高:“這是部通俗科幻小說,是面向大眾的科幻讀物,閱讀門檻不高。在美國就是靠大眾讀者的口碑傳播開的。另外書的故事讀起來很舒服,沒有因為文化背景或翻譯造成難以理解的問題。還有作者的情節鋪排非常好,他利用懸念讓讀者一直讀下去,沒有讓人停下來的理由。” 該書在台灣上市兩周,誠品和金石堂雙雙銷售第一名。此番內地出版用的是台譯版,對於讀者“行文會不會有台灣腔” 的擔心,朱亦紅說:“譯者陳宗琛為內地譯過很多文學作品,他的特點就是語言適應性很高。我們在編輯過程中也確實進行了調整,改了很多兩岸不一致的譯名,全部避免了行文對話的台灣語氣,更適合大陸讀者的閱讀習慣。”
文/本報記者 劉淨植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