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天津人藝重現經典 曹禺《原野》悲歌唱響人性之傷

2014年08月03日15: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天津人藝重現經典 曹禺《原野》悲歌唱響人性之傷

天津人藝重現經典曹禺《原野》悲歌唱響人性之傷

  張道正 攝

  張道正 攝

  張道正 攝

  天津人民藝術劇以全新手法重現的曹禺經典話劇《原野》8月1日晚間亮相“第八屆打開音樂之門暑期音樂節”,在天津大劇院歌劇廳以悲歌唱響人性之傷,這也是本屆“打開音樂之門”中演出的唯一一部話劇類項目。

  《原野》是劇作家曹禺1937年創作的作品,也是曹禺先生最富深意、爭議最多、神秘色彩濃厚的作品,具有表現主義和象征主義的濃郁風格特征,明顯有別於其現實主義經典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該作品自問世以來一直是一部有爭議的作品,解放后還遭到過批判,這部作品的演出也受到一定影響。

  該劇作還曾被開國元勛葉劍英之女、時任中國新聞社電影部導演凌子拍攝成電影。電影1981年即拍攝完成,但歷經7年才在中國公映並榮獲1988年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女主角劉曉慶則憑借“花金子”一角獲得第11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法國電視台最佳女演員獎等獎項。

  此次由王延鬆導演、羅軍和臧倩等主演的天津人民藝術劇版話劇《原野》則運用了全新手法來演繹這一經典劇作,把一個冤冤相報、看似簡單的復仇故事,用蘊涵著闊大淵深的人物情感展現出復雜的人物性格,從而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表現被壓迫、被摧殘的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深地發掘了人性的復雜多面性。

  導演王延鬆談到《原野》時認為,曹禺先生1937年寫作《原野》的本意不是純現實主義的。

  “他曾經說過,職業劇團演《雷雨》一定成功,演《日出》一定成功,演《原野》一定失敗。”王延鬆稱,《原野》需要用新招兒來排,這是曹禺大師早就期待的。“但我的原則是隻刪改不篡改,不加一句話。”

  王延鬆告訴記者,排《原野》時結尾還有一個思想的延宕,所以用了比較寫實的蒸汽機車輪攆碎了主角的夢想,是為了引發更多的反思。“我們進入到了一個多元化的時代,需要一個更加寬闊的思考空間。”(記者 張道正)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