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寧波打造“一帶一路”海陸聯運樞紐的主要工作
(一)積極推進港口聯盟建設。港口是寧波樞紐城市的重要優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最主要是充分發揮寧波港口優勢,推進國際港口聯盟建設,打造港口經濟圈,強化港口樞紐門戶功能。一要豐富國際港口聯盟合作內容。要支持寧波發起成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港口聯盟,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在寧波召開聯盟城市會議或論壇。加快寧波港集團參與沿路港口的投資建設和綜合管理,鼓勵寧波港集團以控股或參股形式與泰國、印尼等東盟國家開展碼頭基礎設施、經營管理、EDI信息系統對接、腹地開發等方面合作。密切關注泰國“克拉運河計劃”的實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參與“克拉運河”的實施。繼續舉辦好寧波國際港口文化節等海洋經濟文化涉外活動,推動中國國際港口文化節升格為國家級節慶,加強國際重要沿海港口城市之間的交流。二要完善國際港口聯盟四大合作機制。建立港口聯盟城市智庫和高校合作機制,促進研究機構和人員之間的交流,加強港口聯盟城市間發展需求的了解和對接﹔建立港口論壇機制,推進港口經營管理企業交流,探討港口聯盟間航線航班、航運定價、信息共享、港口共建等內容﹔建立港口城市政府的磋商機制,推動聯盟港口城市政府部門、職能部門之間磋商交流,帶動港口、產業、社會等全方位合作﹔建立聯盟港口國家部長級協商機制,以民間交流為突破,推進國家部門間協商,逐步形成聯盟港口國家的合作共贏。
(二)爭取設立“一帶一路”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一是加快鐵路項目立項建設。要抓住國家新一輪鐵路建設機遇,加快落實浙江省鐵路建設“八八計劃”,重點推進甬金鐵路、滬甬(跨杭州灣)鐵路、甬舟鐵路、沿海鐵路貨運通道等鐵路項目規劃與建設,力爭2015年啟動穿山鐵路支線、2016年啟動甬金鐵路建設,完善寧波對外對內鐵路基礎設施網絡。二是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申報工作。建議市政府成立由市領導牽頭,市交通委、海關、國檢、鐵路、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參加的寧波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工作小組,研究綜合試驗區方案,加快推進方案設計、申報等工作,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在寧波設立“一帶一路”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三是完善海鐵聯運專項工作機制。建議分階段、分層次構建“一帶一路”海鐵聯運城市聯盟,建立定期溝通協商機制,共同制訂海鐵聯運扶持政策﹔近期,可選擇成都-寧波、西安-寧波、新疆-寧波的海鐵聯運,作為第一階段參與“一帶一路”的海鐵聯運合作項目,遠期逐步開通“甬新歐”國際班列。積極爭取國家海關總署、國檢總局對中西部地區到寧波海鐵聯運、國際跨境聯運的轉關轉檢提供政策支持和手續便利﹔爭取與中鐵總公司簽訂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合作協議,提供運輸組織、運價優惠等方面優惠政策。
(三)加快謀劃甬新歐大陸橋建設。新亞歐大陸橋從中國東部的連雲港,沿隴海鐵路、蘭新鐵路、北疆鐵路,通過中亞、西亞到達歐洲。新亞歐大陸尚未全面覆蓋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區域以及長江流域,寧波要加快提出並謀劃新亞歐大陸橋支線—甬新歐大陸橋建設,完善新疆-西安-重慶-武漢-九江-杭州-寧波的鐵路線,使寧波港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出海口。加快開通新疆-寧波“五定班列”,構建新疆及西北地區與華東地區的快速通道,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同時,在開通新疆-寧波班列基礎上,開發寧波至中西亞及歐洲的國際拼箱鐵路快遞業務,並逐步啟動國際跨境鐵路聯運業務,吸引中亞五國和歐洲直達海鐵聯運貨源,開通“甬新歐”國際班列,建立寧波對接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
(四)推進打造跨境供應鏈物流服務中心。一是加快打造跨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寧波第四方物流市場為主體,對接國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申報海上絲綢之路物流信息互連互通合作項目,推進港口、航運信息交換,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信息中心。依托寧波電子口岸、第四方物流平台、港口EDI中心等平台,搭建綜合性的跨境貿易電子物流商務平台,整合商貿基礎信息資源,規范電子商務數據標准,搭建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共享,提供電子商務通關、物流、數據交換、外貿協同、商務信息、商務信用等綜合服務,形成“網上絲綢之路”。二是以我市列為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為契機,以梅山保稅港區、寧波保稅區、寧波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為依托,進出口並重,搭建電商平台、培育貿易主體、完善信息及結算服務,建成面向東盟等“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特色跨境電商平台,建立服務“網上絲綢之路”的跨境保稅倉儲中心,形成跨境供應鏈物流中心。三是建立國際郵件互換局和國際郵件交換站,實現寧波周邊郵件和快件在寧波關區進行通關。
(五)逐步完善寧波至全球航線網絡。一是加快開辟新航線,重點增加至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港口的航線,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客貨運“穿梭巴士”,使得寧波港至東盟國家航線由目前20條增加至50條以上,促進相互貿易往來。二是開通海上郵輪。寧波要加快規劃建設郵輪碼頭,吸引國際大型郵輪停靠,形成“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圈。三是推進“海上驛站”建設。積極推進“海上驛站”建設,為“海上絲綢之路”提供安全通道保障。
(六)努力提升空港輻射能級。一是加快寧波機場三期項目建設,科學規劃臨空經濟區范圍和功能分區布局,提高機場吞吐能力,建成區域性樞紐機場。二是鼓勵國內航空公司加密香港、澳門、台灣航線,恢復韓國、新加坡、澳門航線,盡快開辟至日本主要城市的直達航線。推進與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型樞紐機場的合作,通過代碼共享、經甬飛、中轉聯程等方式,爭取開通直達中東歐的洲際航線。三是推進與南寧、昆明成都等區域性亞太門戶樞紐機場的合作,通過航線共享、客貨資源互相支撐、市場營銷市場一體化等方式,延伸此類機場的亞太地區航線,完善寧波空港東南亞航線網絡布局,重點拓展寧波至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城市的客貨兩用直飛、經停航線。
【作者簡介】
戴東生:寧波市現代物流規劃研究院(市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物流綜合運輸研究室主任,高級經濟師,長期從事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研究,發表相關論文10余篇,承擔過寧波市軟科學、社科、交通科技等項目十余項,榮獲過寧波市科技進步獎、寧波市青年社科優秀獎、中國物流學會優秀課題獎等多個獎項。
鄧雪:原《錢江晚報》社助理記者 現寧波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辦公室(法律事務部)新聞宣傳干事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