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筆者從徐聞縣文體部門了解到,最近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雷州半島環島一級公路南線工程用地范圍進行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中,重要發現了徐聞沿海的一條100公裡的“歷史文化帶”。廣東徐聞考古發現沿海100公裡“歷史文化帶”
考古人員在搶救清理漢墓
9月15日,筆者從徐聞縣文體部門了解到,最近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雷州半島環島一級公路南線工程用地范圍進行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中,重要發現了徐聞沿海的一條100公裡的“歷史文化帶”。
進行文物考古勘探
考古家採集到大量的漢唐器物碎片標本
據了解,這次考古調查發現徐聞從邁陳起向東部雷州調風沿海擴展伸延的100公裡“歷史文化帶”,其中歷史遺物點9處,主要分布在南山、龍塘、前山等鄉鎮,並採集到大量的漢代板瓦、網織紋陶器、網墜、紡輪,唐代淡青釉器物碎片標本。歷史遺址之處,主要分布在海安至龍塘鎮沿海地區,如海安鎮坑仔村的遺址發現磨光石器、夾沙陶,網織紋、米字紋陶片,而后茅園遺址則發現水波紋陶器碎片堆積土層,文化層次清晰明顯。這次的發現,打破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僅在紅坎發現漢至東晉時期墓葬的紀錄,對徐聞歷史起到了拾遺補缺的作用,對探索徐聞海上絲綢之路提供全新的文物佐証。新發現的100公裡歷史文化帶年代明了,有新石器晚期、漢朝、南朝、唐代乃至宋元明清各代,實現了考古調查、歷史研究的新突破。尤其是新石器晚期山崗遺址已不再局限於徐聞縣西南的華豐嶺地區,海安鎮坑仔嶺、龍塘鎮昌發村、大教村採集的磨光石器即為明証。這次考古發現將為徐聞創建海峽生態城市穿越之都提供了強力的歷史支撐。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