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歷史根脈 傳承中華文明——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紀實》一文在本報1月10日頭版刊出,迅速被大量轉載,在公眾中掀起對文物保護關注的熱潮,特別是在文物系統,反響更是強烈。
大家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的重要論述,飽含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飽含了對文物工作的親切關懷,是我們黨新時期發出的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高度重視文物工作的新信號和動員令,是指導我國文化文物事業發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文物保護集結號已經吹響,文博界行動起來了。各省文物局也對照總書記的相關論述,有針對性地檢查了自己的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在學習貫徹時,從保護利用與文化傳承等面臨的問題入手,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力爭創新機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於平副局長舉例說,由於歷史原因,北京舊城內直管公房中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狀況比較差,私搭亂建現象嚴重,文物年久失修。租住者因沒有產權,保護文物的積極性不高,單純靠房管部門的資金又不足以形成良性維修機制,這一直是老大難問題。目前,北京市文物局正在聯合東城區、西城區政府進行研究,與區政府合作採用資本金注入的方式啟動直管公房中居民使用文物建筑臨時周轉維修的機制。
福建省文物局主動將文物工作融入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大局。舒琳副局長介紹,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他們陸續推出了與之相關的若干展覽,其中“絲路帆遠—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展”2014年12月受邀前往聯合國總部展出。目前,福建省文物局正在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系列工作,先后組織編制了福州、泉州、漳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實施泉州天后宮、開元寺、洛陽橋等保護修繕工程。《福建省“海上絲綢之路:漳州史跡”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的制定已列入2015年省政府立法計劃。2014年11月,主辦“海上絲綢之路與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研討會”,並形成了《聯合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泉州共識》。
河北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7座,歷史文化名鎮名村47處。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如何保護好這些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河北省文物局將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到了實際工作中。張立方局長介紹,他們把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納入當地城鄉建設規劃,分層次提出相應保護要求。重點針對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以及傳統街道、景觀通廊等,提出保護控制要求及實施具體措施。統籌做好專項規劃,形成銜接配套的規劃體系。同時強化規劃剛性,嚴格建設項目規劃審批程序,實施規劃公示、公開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山東省文物局在調研后發現,全省博物館“有文物沒地方展、有博物館沒文物展”的問題比較突出。對此,他們提出整合全省館藏文物資源,統一調度、統一組織,真正使館藏文物“活”起來。謝治秀局長說,他們打破博物館地域、級別限制,開展借展、聯展,在全省集中打造了10個左右的特色博物館和展覽品牌,在全省巡回展出﹔打造了10個左右文物對外展覽品牌,讓齊魯文化遺產更多地走出國門。他們還建設啟動“山東數字化博物館”,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1月開通運行。這座“沒有圍牆的山東省博物館”,成為讓館藏文物“活”起來的新平台。
“讓文物活起來”還意味著用文物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世界文明多樣化發展。2014年10月22日,“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在法國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為展覽題寫序言。作為展覽的承辦方,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擔著我國對外文物交流的重要任務。王軍主任表示,對外文物展覽交流作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接觸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加強世界各國人民友好交往、促進人類文化遺產共享和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尊重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學習總書記近年來關於文物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增強了我們做好文物對外交流工作的信心,堅定了建設好中國對外傳播平台的決心,增強了我們堅持不懈時刻以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的恆心。”
文博界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多次就加強文物保護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信、對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視,為新時期文物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他們表示,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切實擔負保護中華文化遺產的神聖職責,切實發揮文物資源服務國家大局、教育啟迪人民的作用,切實推進文物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努力實現文物事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本報北京1月11日電 本報記者 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