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蔡元培:教育的本質在人格 否則就是墮落

彭俐

2015年02月03日09:04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蔡元培:教育本質在人格

  蔡元培肖像

  蔡元培雕像

  本報記者 彭俐

  北京的胡同很多,一條胡同居住過這麼多文化名人少見。每每從東堂子胡同(東單向北二三百米)中走過,都會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總會下意識地放慢腳步,生怕錯過哪一座心中的大人物的院落。在這條擁有800年歷史的古老巷子裡,最知名的當然是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院,即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外交事務機構所在地,更早(1861年以前)它是啟功先生的外高祖父——大學士賽尚阿的宅邸。與其相鄰的一座座保護相對完好的四合院中,除了75號院的蔡元培(1868-1940)寓所以外,還有著名作家沈從文、醫學家林巧稚、中科院院士吳階平、物理學家丁西林等人的故居。

  蔡元培故居位於胡同西口,院子坐北朝南,是東西各三進的院落,建筑面積近370平方米,裝飾一新,自2009年起,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

  1917年至1920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在這裡居住,確切地說是租住。蔡元培一生履行他的諾言“不置產業”,所以,居京有年,未購房產。子曰:“無恆產而有恆心,惟士為能。”后人稱蔡先生為廉者風范,“士”之楷模。他作為民國時期的現代教育家、教育總長,在清光緒時期是進士、翰林院編修,又曾留學德國,在學問上既縱觀古今,又橫跨東西。而后世對其人格操守,無論黨派如何,信仰如何,立場如何,皆無異議,推崇有加。所謂“道德文章,夙負時望”﹔“士氣昌明,萬流景仰。”

  冬日裡,徘徊在物是人非的蔡元培寓所,與院子裡一株老邁的楊樹對視良久。我想,它綠色的傘蓋為蔡先生遮陽時一定還如翩翩少年,英氣勃發,如今卻已經腰圍兩尺,老態龍鐘。

  沿著東牆走過一條回廊,左轉,就到了蔡先生的書房和臥室。緊靠西牆,立有一尊漢白玉半身雕像——“蔡元培先生像”,兩聯題字曰:“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假如讓我在這裡當導游或講解員,我會這樣對參觀游覽者說:

  “這裡堪稱中國現代教育的發祥地,20世紀,中國國際化、現代化教育體系的建立有賴於這座庭院。因為在此居住的人是蔡元培,是由孫中山先生任命的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也是后來的北京大學校長。‘庭院深深深幾許’,讓我們沿著歷史深邃的長廊漫步,去拜謁和祭奠一位為自己國家民族教育偉業奉獻一生的偉大靈魂。他辦學伊始所提出的‘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的理念,至今仍然是我們高等學府所面臨的一大課題。而他在當時頒布的《大學令》中,則確定了大學教育的要義:‘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應國家需要為宗旨。’從此,兩千多年來以‘忠孝為本’、以‘經史子集’為務的封建傳統教育被顛覆。正是由他引領,古老的中國才開啟了現代教育的新紀元。”

  當然,人們鐘情於這座名人故居還另有原因。那是——1919年5月3日晚,“五四運動”發起人在這裡聚會。約100年前,即“1919年5月2號,時任國務總理的錢能訓密電中國使團令其在喪權辱國的《巴黎和約》上簽字。當時任外交委員會委員長的汪大燮得知后十分焦急,束手無策。5月3日凌晨,他乘馬車專程前往位於東堂子胡同的蔡元培家中告知消息並向他求援。蔡先生聽完后大為震驚。上午,蔡先生急招部分學生召開了緊急會議,一致認為必須馬上採取行動,決定第二天(5月4日)舉行游行示威。夜晚來臨,這個小院燈火通明,東堂子胡同人流如梭。5月4日下午,數千名學生舉行示威大會,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就這樣爆發了。”

  ——故居紀念館管理人員說起這段歷史來頗感自豪,並引領我觀看了“蔡元培紀念陳列室”。關於蔡元培先生的生平人們都已經很熟悉,他是浙江紹興人,在他任教育總長期間曾聘請同鄉魯迅到教育部任職,發起並組織青年赴法勤工儉學,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不僅如此,在他當北大校長時,曾聘請陳獨秀、李大釗、胡適、辜鴻銘、錢玄同、梁漱溟、李四光、莎菲(陳衡哲)等擔任教授,主張“教授治校”,不遺余力地忠實履行其“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原則。而人們對其景仰有加的人格與思想,充分體現在以下兩句名言中:“中國為一人,天下為一家。”——這是1936年他為鄒韜奮主編的《生活星期刊》雙十特刊所寫的題詞。他說,“若是中國四萬萬七千萬人,都能休戚相關,為身使臂,臂使指的樣子,就自然沒有人敢來侵略,而立於與各國平等之地位。由是而參加國際團體,與維持和平的各國相提攜,自然可以制裁侵略主義的國家,而造成天下一家的太平世了。”

下一頁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