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胡適談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可以解決各方面問題

肖伊緋

2015年04月28日10: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胡適談為什麼要讀書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而在80年前,胡適就對“為什麼要讀書”這一問題相當重視,也是將其視作讀書的首要問題來看待。縱觀胡適一生,從“為什麼要讀書”開始的讀書經驗之探討,再精確到治學方法的探求,他都毫無保留地將其讀書經驗與治學感受與青年讀者們分享。

1931年6月,上海開明書店印行《我們怎樣讀書》一書,收錄有胡適關於讀書與治學的文章多篇,其中有一篇就叫《讀書》。1935年5月,上海一心書店印行《怎樣讀書》一書,又收錄胡適《怎樣讀書》、《為什麼讀書》文章兩篇。1945年12月,長春國民圖書公司印行《我們怎樣讀書》一書,又收錄胡適《為什麼讀書》一文。由此可見,這15年間,南北各地出版的關於“讀書經驗大家談”的選編書籍中,胡適的文章與觀點,始終佔據著重要位置,對青年讀書的目的與方法,均有過相當持續深遠的影響。

《為什麼要讀書》

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

1930年11月下旬,胡適在上海青年會的演講,題為《為什麼要讀書》。當時,他已辭去中國公學校長一職,正准備攜家眷北上,重返北京大學任教。開場白之后,胡適即刻舉出宋真宗贊讀書的詩句來,他說:“從前有一位大哲學家做了一篇《讀書樂》,說到讀書的好處,他說:‘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意思就是說,讀了書可以做大官,獲厚祿,可以不至於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輕的漂亮太太。”聽到胡適的這一調侃式的說法,在座的聽眾頓時哄笑一片。胡適又接著說道:“諸位聽了笑起來,足見諸位對於這位哲學家所說的話不十分滿意,現在我就講所以要讀書的別的原因。”

緊接著,胡適強調說:“為什麼要讀書?有三點可以講: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

這三大原因,第一個原因比較簡單,從宏觀上去看,“因為書是代表人類老祖宗傳給我們的知識的遺產,我們接受了這遺產,以此為基礎,可以繼續發揚光大,更在這基礎之上,建立更高深更偉大的知識。人類之所以與別的動物不同,就是因為人有語言文字,可以把知識傳給別人,又傳至后人,再加之印刷術的發明,許多書報便印了出來。”

第二個原因似乎有點莫名其妙,因為現代人讀書似乎總是要以“學以致用”為最高目的的,“為讀書而讀書”總有點“讀死書”之嫌。對此,胡適是這樣解釋的,他說:“讀書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讀書不能讀書,要能讀書才能多讀書。好比戴了眼鏡,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遠的可以變近,所以讀書要戴眼鏡。不讀書,學問不能進去,讀書沒有門徑,學問也不能進去。”

他又以《詩經》為例,來辨析古典詩文與民間史料的解讀問題,也以此來說明讀者知識層級高低不同,對同一書籍的理解程度也是有高低之分的。他說:“我十二歲時,各種小說都看得懂,到了三十年以后,再回頭看,很多不懂。講到詩經,從前以為講的是男女愛情、文王后妃一類的事,從前是戴了一副黑眼鏡去看,現在換了一副眼鏡,覺得完全不同。現在才知道詩經和民間歌謠很有關系。例如詩經裡有一段說:‘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在從前眼光看來,覺得完全講不通,現在才知道當時野蠻人社會有一種風俗,就是男子向女子求婚,要打野獸送到女家,若不收,便是不答應。總之,讀書是為了要讀書,多讀書更可以讀書。讀書的目的在於讀書,要讀書越多才可以讀書越多。”

第三個原因則是要讀者最終走出書外,用書本知識去驗証生活與工作,用讀書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去解決現實難題。胡適對此,也有著步驟清楚、用意明確的指導,他說:“讀書可以幫助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供給思想材料,知識是思想材料的來源。思想可分作五步,思想的起源是大的疑問。吃飯拉屎不用想,但逢著三岔路口、十字街頭那樣的環境,就發生困難了。走東或是走西,這樣做或是那樣做,困難很多。病有各樣的病,發燒、頭痛,多得很。第二步要把問題弄清,困難弄清。第三步才想到如何解決。讀書就是出主意、暗示,但主意很多,於是又逢著困難。主意多少要看學問多少,都採用也不行。第四步就是要選擇一個假定的解決方法。要想到這個方法能不能解決,若不能,那麼,就換了一個,若能就行了。這好比開鎖,這一個鑰匙開不出就換了一個,假定是可以開的,那麼,問題就解決了。第五步就是試驗。凡是有條理的思想都要經過這五步,或是逃不了這五個階段。”胡適的“五步走”讀書經驗,給出了讀書通向實用的可能路徑,把“死讀書”變成了“活讀書”,也把讀書人的思路從學海書山中拉了出來,讓他們頭腦清醒地面對現實與生活。

最后,胡適得出結論說:“所以,讀書可以解決問題,就是軍事、政治、財政、思想等問題,也都可以解決,這就是讀書的用處。”

《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中國古代書籍數量巨大、卷帙浩繁,胡適幫助青年學子盡快找到有用的“干貨”

在胡適看來,中國古代書籍數量巨大、卷帙浩繁,普通讀者很難一一讀完。即使有過“經史子集”的大致分類,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著述之雜多、內容之交錯,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雜貨鋪”。如果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讀書”的話,一旦鑽進這個“雜貨鋪”中,無異於步入一所無邊無際的“超經迷宮”,很難有所作為、很難有所突破。但隻要明確自己的讀書目的與學習門徑,就不必為此感到恐懼。為此,胡適勸勉廣大青年讀者,他說,“讀中國書不夠樂趣,我們要另開生路,辟殖民地。讀書要讀到有樂而無苦。能做到這地步,書中便有無窮。希望大家不要怕讀書,起初的確要查閱字典,但假使能下一年苦功,能把所讀的書的內容句句分析清楚,這樣的繼續不斷做去,那麼,在一、二年中定可開辟一個樂園,還隻怕求知的欲望太大,來不及讀呢。”

實際上,胡適對青年讀書的目的、方法乃至治學都非常重視,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青年讀書更有效率,更“現代化”。在此次演講之前,他就曾多次出席大學、中學的各種讀書活動並演講,多次強調過上述種種經驗與觀點。為理清研讀中國古代書籍的次序與步驟,讓青年學子盡快找到“國學門徑”,早在1923年3月的《努力周報》增刊“讀者雜志”上,胡適就發表過《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這是要幫助青年學子盡快找到有用的“干貨”,不被眾多的“水貨”所迷惑,盡可能早的走出那浩繁無邊的“雜貨鋪”。

《治學方法》

烏龜的勤奮努力,與兔子的高效優秀,是讀書治學的理想狀態

1932年7月9日,胡適又在北平應青年讀書互助會之邀,在協和大禮堂演講《治學方法》。這次演講,是互助會“講演運動周”的最后一次演講活動,即“壓軸演講”,聽眾十分踴躍,現場人滿為患,險此出現了“踩踏事件”。次日報道此事的《世界日報》中稱,“……聽眾日形增加,大有擁擠不堪之勢,因特散發聽講入座券,以維秩序。不意屆時聽眾較往日更加擁擠,最后有多數聽眾,無券亦欲入場,該會負責人勸阻無效,遂蜂擁而入,致使會場稍亂”。其實,此次演講內容較之先前的讀書經驗分享,並沒有特別大的變動與補充,仍是以延續與完善《為什麼要讀書》演講中的話題與觀點為主。隻不過,最后胡適還風趣的以“龜兔賽跑”為例,勉勵青年要努力讀書,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與成績。他說:“你們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雖然有天才,卻不能像烏龜那樣拼命地爬,所以達到目的的是烏龜而不是兔子。治學的方法也是如此,寧可我們沒有天才拼命地努力,不可自恃天才去睡一大覺,寧可我們作烏龜,卻不可去當兔子,所以我們的口號是:‘兔子學不得,烏龜可學也!’自然最好是能夠龜兔合而為一。”

顯然,既要有烏龜的勤奮努力,又要有兔子那樣的高效優秀,是讀書治學的理想狀態,青年讀者一開始很難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態。自胡適從美國留學歸來,任教北大之后,一直以來,他既從“精神”上去導引青年讀者,即在“為什麼要讀書”的層面去勉勵青年讀者,也為之指出了提高讀書效率的種種“門徑”,如“怎樣讀書”、“讀什麼書”等等。但能否“龜兔合而為一”,最終還隻得憑讀者用心實踐了。反觀近現代學術史及文化史,曾經受到胡適影響的讀者、學者大有人在,有的成績斐然,有的另覓他途,但在他們的讀書生活或治學生涯中,“胡適”這個名字,如同一個烙印,是揮之不去的。

本版供圖/肖伊緋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