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型學霸
蘇有朋
退學是我的青春疼痛
以全台灣理工科第五的成績考入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系
1988年,蘇有朋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台灣排名第一的高中),作為小虎隊最小成員“乖乖虎”出道,並迅速走紅。1991年,他以全台灣理工科第五的成績考入排名第一的台灣大學就讀機械工程系,被稱為“理工學霸”。
蘇有朋當年雖頂著建中高材生光環進入台灣大學就讀,但在學業、事業無法兼顧下,毅然決定休學。蘇有朋說:“大學退學是我的青春疼痛。如果不做演員,我可能什麼都不做,隻想做個純粹的素人。”
退學在那個年代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他躲在家裡不敢出來,“覺得一上街就會有人罵我”,形象不好,唱片也賣不好了,很彷徨。這個青春傷痛讓他花了好幾年才走出來。后來到大陸發展,拍了《還珠格格》,才慢慢度過了低潮,“這也是我在拍攝《左耳》的過程中會想起的疼痛往事,走過去就好了,但那時候身在其中真的很害怕。”
人類已經無法阻止的學霸
張震
曾經學習差拍戲自學成才
坊間流傳著張震的一個段子:“拍《赤壁》,為演孫權他熟讀三國﹔拍《建黨偉業》他又把民國史熟記於心﹔拍《深海尋人》,他考到了PADI潛水執照﹔拍《吳清源》,他的圍棋已能壓制專業三段﹔《一代宗師》殺青,他拿了全國八極拳冠軍﹔《聶隱娘》拍完,他學會了近身劍術……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張震了”。
談及這個段子,張震稱只是網上夸張,被問“學霸”是如何煉成的,張震坦言:“也沒什麼方法,我天生資質差,就是學嘛。”張震稱在學校時學習比較差,於是長大想多學一點,“我很怕自己倒退。人都有放鬆的時候,但應該給自己一個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做一些准備。”他稱多一個技能也挺不錯的,“其實做不做無所謂,但你做的功夫越完備,到時候可以變化的方式更多。”張震的動力來自於很喜歡做演員這個工作,他會告訴公司自己要去訓練,把工作排開,練功苦就咬著牙撐過去。張震看來,賺錢不是第一目標,不如好好拍個好作品。
京華時報記者趙楠楠高宇飛京華時報制圖何將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