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饒國華訃告書70年后現身 蔣介石等國民黨軍官題字

苟明

2015年08月18日07:27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饒國華訃告書 70年后現身安徽

  孝悌忠厚

  父親忌日,吃素一月

  根據訃聞記載,饒國華在安徽廣德之戰中自殺殉國的時間,是1937年11月30日丑時,即凌晨1-3點,時年44歲。饒國華殉國后,其兄饒厥炳到蕪湖用棺材裝殮遺體,轉運到重慶。饒國華兒子饒紹武當時在重慶南渝中學讀書,隨同護送靈柩回到榮縣老家,向祖母稟報了情況。

  1938年1月4日,請了和尚做齋飯。1月20日,接連兩天誦經。1月21日,又接連兩天開追悼會。1月22日,饒國華靈柩發喪,停在資陽北鄉乾溪溝祖塋午山南面,等待正式安葬。1月23日,以國葬標准,下葬在寶台鎮協議村甘溪溝。

  當時,方旭已經86歲。因為他是安徽人,又在四川做過提學使,四川人饒國華恰恰又在安徽抗日殉國,所以大家請他為饒國華寫行狀。行狀詳細敘述了饒國華的生平:

  饒國華家住資陽縣寶台鄉張家壩,世代種田為生。父親饒思鴻,一共有5個兒子,饒國華排行老三。饒國華出生的那年,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前往馬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也許是命中注定,他今生要與日本侵略者為敵。

  幼年的饒國華,天資聰穎機敏,喜歡讀書。但是,因為家裡很窮,沒有讀很多書。15歲那年,他參軍了。到了部隊,他有了學習的機會。19歲的時候,從四川陸軍第一師軍士養成所畢業。21歲時,成為第一師一旅司務長。次年,任第15師連長。

  后來,他又進入四川陸軍第二師軍官傳習所學習。24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兩年后,升任營長,后又被薦舉提升為團長。28歲,奉令援戰湖北,負傷,傷愈后調七團任團長。30歲,調四川善后督辦署上校參謀。次年,任陸軍第三軍四師團長。33歲,任第21軍七師副師長,37歲時調任一師旅長。

  41歲那年,饒國華被調到峨眉軍訓第一期任少將排長,成績優越。后來,蔣介石和陳布雷特別留他任二期少將區隊長,升任陸軍第21軍第一師師長,次年改為陸軍第145師師長。

  行伍生涯裡,饒國華幾乎跑遍了四川,打了無數的仗。“所向克捷,殊勛卓著,給四等雲麾章。”

  在行狀裡,方旭評價饒國華“孝友性成”。饒國華對孝的篤信堅持,讓方旭很感動。饒國華的父親死得早,每年父親的忌日,饒國華都會吃素,時間長達一個月,“終身無改”。母親70多歲,饒國華在她面前,還像小孩子一樣,每個月帶著妻子、孩子,去聆聽母親的訓示。

  饒國華為兩位哥哥和兩位弟弟買了田宅,讓他們踏實務農,以免奢侈狂妄,弟兄5人“躬行節儉,布衣疏食,相顧怡怡”。

  修身養性

  推崇儒學,慷慨義氣

  饒國華雖出身行伍,但修身養性不輸儒家。

  饒國華跟朋友在一起,非常注重誠信,和藹可親。有志同道合的人,彼此尊敬,他虛懷若谷,樂於接受批評。如果有過錯就會相勸,平時書信往來,彼此以聖賢之道勉勵。

  他的下屬,很多人被他潛移默化,遠離不學無術的人,跟讀書人常常往來。饒國華自恨讀書少,經常帶著書,不打仗的時候,手不釋卷。對《大學》衍義,他身體力行,奉為圭臬。

  在資陽的時候,他創辦幼兒園,修正奎閣,在家裡辦圖書館,供奉孔子和關羽的聖像。在每個堂屋,都懸挂上“忠孝節義”4字。

  每到一處,饒國華總是尊崇古義。那時候,有些倡導新學的官員,要求廢除孔廟。因為政府行了公文,所以很多知道這樣不好,但沒有人敢說。隻有饒國華,給政府上書,力請收回成命。

  不僅如此,他還在銅梁、邛崍文武廟,修關羽、岳飛的塑像,塑二十四孝的肖像,恢復祀典,率鄉紳學生行禮。有一次在榮縣一所學校,饒國華看到有個教員衣冠不整,當面斥責。同時,饒國華還銷毀坊間的淫穢書刊。除了這些,饒國華還要著書,“纂輯古今名人格言,著百忍錄刊行於世。”

  饒國華把曾國藩作為偶像。每天,他都學習曾國藩,花一個時辰來靜坐養氣,體悟“閑邪存誠、寧靜澹泊之要”。

  方旭評價饒國華說:“推重儒學,尊崇聖教,尤為近今軍人所罕見,合於國史立傳之例矣!”

  在為饒國華寫行狀和事略的時候,方旭和資陽前清舉人伍鋆,都被饒國華的母親所感動。

  饒國華殉國時,饒母陳太夫人聽到噩耗后,痛不欲生。到了后來,陳太夫人跟大家說:“兒子那些書沒白讀,他為國家打仗死了,我沒有遺憾。”

  伍鋆說,饒國華與他相知甚深,常常把他當老師看待。饒國華出征的時候告訴伍鋆,自己從軍后,從貧困的下層躋身到上層社會,但母親從來沒有向他索取過一文錢。而且母親還經常告訴他,要忠貞勤儉,他一直不敢忘記母親的訓導。

  伍鋆感慨說,饒國華的賢,實在是陳太夫人的熏陶所致。饒國華效命疆場,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所以以自殺殉國來表達母親的教誨。“真所謂求仁得仁,能志聖賢之志者也。”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