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二馬》改編話劇 京城風味和英式幽默相映成趣

2016年11月16日07:39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京城風味和英式幽默相映成趣

  ■本報記者 童薇菁

  曾有人幽默地比喻這部作品,是一部1926年版的“當北平遇上倫敦”,甚至,是“傲慢與偏見”的京味串燒版。

  這部作品,就是老舍早期作品小說 《二馬》。小說寫於1929年,當時的老舍正置身於英國。小說以從中國前往英國倫敦的“老馬”和“小馬”為主要人物,講述了“二馬”與房東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華人在倫敦的境遇。在異國的生活中,房客與房東,中國人與英國人,父與子,母與女,鰥夫與寡婦,小伙與姑娘,“老房著火”的黃昏戀與失魂落魄的單相思……借著一個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老舍在小說中設置了一組組鏡像般的意象,折射世間百態。

  在散文 《私語》 裡,張愛玲曾這樣寫道:“《小說月報》 上正登著老舍的 《二馬》,雜志每月寄到了,我母親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出來,我靠在門框上笑。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喜歡 《二馬》。”

  誕生百年來 《二馬》 被改編的次

  數不多,但佳作不少。1999年,陳道明、梁冠華曾經出演電視劇版 《二馬》。如今在16年后,《二馬》 再度被搬上話劇舞台,12月2日、3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該劇由老舍之子舒乙、老舍長女舒濟擔任文學顧問,表演藝術

  家斯琴高娃擔任藝術顧問,一直鐘情老舍與“京味”戲劇的方旭執導。

  與人們熟悉的 《駱駝祥子》 《四世同堂》 等作品相比,《二馬》 並不含有太多悲涼的色彩,老舍用細膩幽默的筆觸,將中西交錯的異國情緣、英

  國的風土人情悉數展露。老舍著重於描寫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善於從個體的興衰沉浮中給世人一個窺探當時社會的窗口,他在其中塑造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其中“老馬”馬則仁、“小馬”馬威、店員李子榮令人印象深刻,是他親歷中西方文明碰撞后對國民性的深刻反思。

  雖然講述的是發生於英國倫敦的故事,老舍卻用他經典的“京味兒”加以渲染,插科打諢、幽默詼諧。“看完你覺得‘土洋土洋’的,那感覺就對了。”在方旭看來,《二馬》是老舍將西方文學敘述方式與中文小說相結合的嘗試,“京味兒風趣與英式的幽默,活脫脫兩塊面對面的哈哈鏡”。

  方旭身兼編劇、演員,集結了一班具有個性的“全男班”演員,重要的“溫都母女”也將由兩名男演員反串出演。在整體呈現上,從原作中的幽默出發,以游戲的態度進行二度創作。他以英文報紙為貫徹全劇的元素,將其打造成一部具有漫畫感的喜劇,“所有的故事發生在一張充滿奇妙變化的英文報紙裡”。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