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网>>文化>>正文

北京普查老地名建"家谱" 揭秘那些奇葩地名的由来【2】

2015年01月08日08:11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西单、东单、西四、东四、东四十条

古代北京城里有很多牌楼。在古代西单处,有一个牌楼,称为单牌楼,又因为这个地方位于北京偏西的位置,则称西单牌楼,后简称西单。东单的得名与此相同。至于西四,就是从前在西四这个地方有四个牌楼,又因为这个地方处于京城偏西的位置,故称西四牌楼,后来简称西四,东四的得名与此相同。而东四十条则是因为当时的东西的第十条胡同比较宽广,通了公交车,公交车站的站名就简称为东四十条,后来这个地名就这样传开沿用了。

奶子房、骚子营

奶子房位于望京北边崔各庄乡,当时是崔姓农民的聚集区。关于这个名称的说法有很多,最具说服力的有两种,其一说为奶子房是清朝皇宫里挑选奶妈的地方。其二说为奶子房的地名源自元朝,当时这里有养马场,并为蒙古贵族提供马奶,称马奶子房。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村子发展成东西两村,称为马奶子东村和马奶子西村。骚子营位于圆明园西侧,近曾是蒙古兵军营,因汉人蔑称蒙古兵为骚鞑子而得名。

王府井

王府井由来,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后,人烟逐渐稠密,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辟出了王府井,不过当时被称为“丁字街”。明成祖时在此建了十个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规模,改称十王府街。清代废十王,改称王府街或王府大街。1915年,北洋政府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把这条街划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与王府合称,因此得名“王府井大街”。这些都是史料上记载的了,现在到王府井逛街,街头的广播里就有这些介绍。王府井由于它的知名,各种记载非常丰富,正史年鉴,野文逸事,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传说。

酒仙桥

原来的坝河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就是酒仙桥,酒仙桥的边上,有座酒仙庙。传说桥修成的这天,谁也不敢第一个走过去,都怕自己的福气小,冲了桥的运气。等到太阳偏西了,来了个推独轮车的花白胡子老头儿。小车两边各装了两篓酒,直奔桥而来并轻松推上了桥,大伙儿说这老头儿力气不小,准有福气。谁知话没落音,那推到桥顶的独轮小车向右一歪,两篓酒越过桥翅儿,掉在河了里。出乎意料的是,老头儿瞧也没瞧,飞快地推着小车,过桥转眼间不见。大伙儿琢磨,两篓酒掉在河里都不要了,真奇怪。有细心人还说道:小车的一边二百多斤,另一边空着,还飞快地推着走,凡人谁有这本事?准是神仙!正议论着,忽然一股酒的香味从河水里飞出来,遇仙人,又有了好酒,于是,有人提议这座桥就叫酒仙桥。

那些改了名字的老地名和名存实亡的老地方

接下来,我们来探访多个已经或正在消失,经历多次更名以及有名无实的老地名,希望能简单勾勒出北京老地名的生存现状。

东北旺、西北旺(原名西北望和东北望)

东北旺和西北旺这两个地名,据说都是从杨六郎那儿来的。东北旺和西北旺,最初叫东北望和西北望。当年宋辽开战,佘太君带领几个儿子在居庸关的金沙滩摆开战场。杨六郎跟辽兵大战,佘太君在百望山看儿子打仗。杨六郎一会儿打到东,一会儿打到西,打到唐家岭,佘太君看不着了。于是留下了几个地名,佘太君往东望的地方叫东北望,往西望的地方叫西北望。后来渐渐变成了东北旺和西北旺。

也有一种说法,西北旺和东北旺的地名形成于清朝初年。当地百姓因不满清朝统治,起名叫西北望和东北望,后来讹传成西北旺和东北旺。

六郎庄(原名牛栏庄)

颐和园东门外的六郎庄,原名牛栏庄,因附会杨六郎的故事而改名六郎庄。

明朝时期,这里南有八条沟渠,西有十里西湖,地势平坦,水源充裕,是顶好的畜牧地,明代形成村落叫“牛栏庄”。清朝民间附会杨家将故事,改称今名。

据说,慈禧太后曾乘船由皇宫来颐和园,当驶过绣御舟漪,便问东岸的村庄什么名字。属羊的慈溪听说村名叫做“六郎庄”时,认为与“六狼”谐音,对自己不利,便下令改为吉祥庄。

不过,慈溪的蛮横之举并没有被当地居人所接受,私下里人们还是称之为“六郎庄”。

观马胡同(原名官马圈)

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广渠门内大街南侧。原名官马圈,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此地为正蓝旗八旗兵饲养马匹的地方,据传当时有马圈二十余间,最多时有马近百匹。

满族是一个以骑射征战著称的民族,所以各旗营中均备有战马,俗称“官马”,并由专人饲养。自乾隆十三年(1748年)开始这里被称为“官马圈”,其附近的街巷被称为“官马圈胡同”,并延续200余年,至1965年改称“观马胡同”。

马甸(原名马店)

“马甸”原称“马店”,意为“马匹交易之地”。据史料记载,从明成化年间开始,明朝官方在这里与来自蒙古的马贩子进行马匹交易。清朝,这个传统得以延续,康熙年间这里开始形成村落,因居民多从事马匹交易,俗称“马店”。民国以后,由于地势低洼,每年积水如甸,这里渐渐改称为“马甸”,并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亮马河(原名晾马河)

亮马河,原本是叫做晾马河,这个名字背后有两个故事。相传,早年间来京客商的马车队在进城之前,都要在这里给马匹洗尘,洗完后还要将马拴在河边的大柳树上,等马身上的水晾干后再进城,以图吉利。因此,这条河被称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

还有一个传说,历史上的亮马河一带水源充足,牧草丰盛,明永乐年间皇家的御马苑就设在这里,于是将临近的河流称为牧马河。每次皇家使用前,马匹都要在这里清洗和晾晒干净,所以此河被称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

观音院过街楼

过街楼曾是北京寺庙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位于老宣武的观音院曾被一条胡同一分为二,东西两院之间通过过街楼相接,楼下有一个供车马通行的门洞。据说,观音院过街楼两面都刻着字,南面镌刻有“觉岸 ”二字,北面有“金绳”二字。早年这里是通往京师第一监狱的必经之地,押运犯人的时候,“金绳”迎面而来,意味法律的准绳不可动摇,而犯人刑满释放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则是“觉岸”,意思为重新觉悟﹑回头是岸。

观音院过街楼曾是老北京唯一残存的过街楼实物,一直被保留到了上世纪末。1998年修建菜市口大街时,它成了北京市区内最后一个被拆除的过街楼。

熊猫环岛

严格地说,熊猫环岛应该算不上特老的地名。这个曾经位于北辰路与北土城路交会处的环岛是北京快速发展的产物,也终因发展太快而被淘汰。1990年,熊猫盼盼被选为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四川省专门赶制了一座汉白玉熊猫雕塑送给北京。雕塑被安放在当时的亚运村村口,虽然一直没有官方命名,但熊猫环岛的名称早已被约定俗成并广为流传。

后来,为了给地铁10号线和奥运支线让路,熊猫雕塑被迫“搬家”,熊猫环岛的称呼也由此逐渐消失。

(本文参考:北京青年报 新华网 中国经济网)

上一页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