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奠定遗址公园建设
据学者统计,明朝灭亡前,全国各地包括靖江王陵在内共有藩王陵墓257座。由于明末战争及其后各个时期战乱、生产生活活动等因素的破坏,这些藩王陵墓及其陵园绝大多数已被夷为平地,销声匿迹了。
唯独靖江王陵墓区成为我国明代至今现存为数不多的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世代最全的藩王陵墓区,为我们研究明代藩王陵的墓仪规制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物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对靖江王陵陵区的保护工作日益加强。1963年,靖江王陵墓群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靖江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五十处文物大遗址保护重点园区项目之一;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关于靖江王陵的保护、抢救性清理及发掘以及各种研究工作数十年来不断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关于靖江王陵的考古报告或学术专著问世,不仅影响了人们对靖江王陵的客观认知,还影响了靖江王陵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韦革说。
据介绍,在靖江王陵考古、发掘、清理项目田野工作结束的同时,相关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工作也陆续展开。记者了解到,各项编写工作计划将于2015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并递交出版社。2016年后,在发掘资料公开出版后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出版研究论文集。
桂林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主任易新明说,此次靖江王陵考古、发掘、清理项目将为文物部门全面了解靖江王陵提供比较完整的资料,也为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遗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文物工作者眼中,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现有文物。2010年以来,靖江王陵遭受了四次盗窃威胁,盗墓、盗窃田野文物也越来越猖獗。“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田野文物整体地管理起来,建成遗址公园。群众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督才是最安全的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曾祥忠说。
遗址公园展露一角
在考古、发掘、清理项目推进的同时,7座陵园的环境整治工作也在陆续展开。
走近五代昭和王陵,顿时让人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相比黄土裸露的前代王陵,在昭和王陵近十亩的陵园内,原本荒废的土地上已经全部铺种了整齐的草皮。封土堆前的享殿、神道的位置上也都铺设了大块石砖,经过清洗的石像生又变得威风凛凛起来。
工人们仍在施工,根据发掘出的基本架构还原百年以前这个陵园的真实面貌。从石料的颜色深浅上,我们发现修整陵园的材料并不统一。“陵园的修建工作都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原本的材料。”张阳江说。
陵园一角开辟了一片区域,用来存放在发掘过程中发现的残砖瓦片,供人参观。从原来荒芜中走出来的整个陵园,重拾了恢弘与肃穆,也更便于游人观赏。
记者走访看到,七代安肃王陵和十代温裕王陵的环境整治工作也在进行当中。“以前,这些陵园都被土层盖着,要么长满了杂草,要么被附近村民用来种地。很多人想来参观陵园,连地方都找不到。现在这么一修,以后肯定有好多人要来看个究竟。”每天巡查靖江王陵的文保员夏双连说。
“经过环境整治的陵园,就是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一角的雏形。”张阳江说,此次考古项目涉及的7座陵园都将陆续进行类似的环境整治。
据了解,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已经基本敲定,目前已初步通过市级审批。按规划,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用地面积达8.4平方公里,将成为桂林乃至广西最大的城市公园。
靖江王陵及所在的尧山区域,独有的帝王陵墓建筑遗址、特有的岭南森林风貌、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安定的农耕生活环境、旖旎的乡村田园风光,是一种与桂林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完全不同的大型土山景观。
根据遗址公园的旅游资源特点,规划确定了四大主景区及其旅游主题:靖江王陵遗址游览区——— 徜徉名胜古迹;尧山山林生态旅游区——— 快意饮泉听松;宗教文化探秘游览区——— 进山登高寻圣;乡村农耕体验休闲区——— 入园弄锄摘果。
“我们希望,让遗址以公园这种轻松愉悦的形式出现,使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群众自发地走近遗址、感知遗址、热爱遗址,使文物保护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社会的认知和共鸣。”曾祥忠说。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