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
陆汝安
我们常常说起封建制度,却未必知道其具体含义。狭义上的封建制度,是指“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做为食邑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诸侯、领主或大地主不但能拥有土地收入,而且还能在其领地上行使政府职权。
基于这个解释,如今的大多数史学家认为,中国真正实行严格意义的封建制度只有周朝,从秦汉之后,就再也不是封建制度,而代之以中央集权制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封建制度就此从中国完全消失,事实上封建制度的阴影和影响并没有消失,比如明代的靖江王就是一例。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给子孙们封藩,让他们“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他一共封了24个王,在诸王之中,位于桂林的靖江王存在时间最长,一直延续了280年,可谓与整个明朝相始终。
当然,明朝的分封和周朝的分封有本质上的不同,诸王实际上“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食禄而不治事”,也就是说,诸王虽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对地方没有实际控制权。说穿了,这些分封于各地的王子王孙就是一群寄生虫。
以靖江王为例,初到桂林时不过也就十余口人,到了明末时,王室已经繁衍到几千人之多,“虽尽大农之赋,不足以养之”,本就贫穷的广西财政根本无法支付王室的禄米,不得不从外省调运大量粮食。加上历代靖江王的骄奢淫逸,王室的存在可以说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靖江王的奢靡生活还体现在他们死后的墓葬,今天尧山脚下留存有11位靖江王与其王妃的合葬墓,以及300多座宗室成员墓,规制之宏大、奢华,绝非平民百姓可比拟。
我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对历史的挖掘和考证,不仅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实,也是为了更好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这一路经历过什么,如何把握未来方向等等,不管是辉煌还是黑暗,都有其价值所在。所谓借古鉴今,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正是对于靖江王陵的挖掘、考古的最大意义所在。不管后人怎样评价,靖江王都是一个深刻影响了桂林乃至广西历史的存在,而如此庞大的王室墓葬群,不光是靖江王室成员的命运终结之地,也暗藏着若干历史信息密码。把这些密码破译出来,对于进一步厘清靖江王的细节,以及完善桂林、广西的历史,毫无疑问是大有裨益的。至于将来遗址公园建成,对于桂林历史文化旅游的加分,则更是水到渠成之事。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