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股钻劲
“我是个一辈子随遇而学的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阎肃合作过的人,对他的评价都众口一辞。
用朋友的话说,阎肃是个“杂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个一辈子随遇而学的人”。在部队里,拉过大幕、做过剧务、说过相声、当过导演……阎肃几乎是个“全能”。活到老学到老,阎肃坦言,自己心里始终有个目标,“干什么活我都想把它干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离了我不成。”
从学工商管理的“外行”,到著名的剧作家、词作家,一切成就都源于阎肃的勤奋积累。“年轻时,唐诗宋词我都是一首一首的背,川剧的唱词,我也是一本一本背下来的”,阎肃得意地说起,《雾里看花》这首歌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川剧,“‘慧眼’这个词就是我从川剧里面‘偷’来的,如果不是‘痴迷’川剧,我肯定写不出来”。
才思敏捷,文如泉涌,阎肃游走在传统诗词与流行文化之间,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曾与阎肃合作过《故乡是北京》《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作品的空政文工团创作室一级作曲家姚明,谈起这位老搭档,钦佩之情溢于言表:阎老的作品绝不拘泥于一种风格,既有“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此类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唱段,也有“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这样朴实无华的大白话一样的句子,“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阎老都占了”。
博闻强记,知古通今,阎肃是众多青年歌手心中当之无愧的“偶像”。青年歌手平安对记者形容,阎肃就是“一座活图书馆”、“一间活曲库”:“无论是民歌还是流行音乐,阎老都能把歌曲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而且讲得很清楚”。
“他身上最突出的还是那股钻劲儿”,说起阎肃身上的优点,老伴李文辉特别有感触,“老阎是把学习当日子过的人,有时看着他每天伏案苦读的样儿,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负重前行的骆驼。”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