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文學老頭黃永玉迎90華誕:文學讓我得到很多自由

我特別看重黃永玉在“四清運動”期間的“動物短句”、“文革”的“干校”期間的詩歌等作品在當代文學史上所具有的特殊價值。自傳體長篇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貫穿黃永玉一生的美麗的文學夢想。
2013年08月04日10:14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文學讓我得到很多自由”

  《黃永玉全集》

  作者:黃永玉

  版本:湖南美術出版社

  定價:13800.00元

  《黃永玉全集》包括美術編8卷,文學編6卷,收錄黃永玉美術作品圖片2630幅,文學作品1200篇。

  《比我老的老頭》

  作者:黃永玉

  版本:作家出版社 2007年2月

  定價:29.00元

  6年前出版的《比我老的老頭》,用風趣且另類的語言給我們講述他相識的那些“比他老的老頭”:錢鐘書、沈從文、李可染、張樂平、林風眠、張伯駒、許麟廬、廖冰兄、鄭可、陸志痒、余所亞、黃苗子……這些群星般閃亮的名字輝映了中國20世紀中后葉至21世紀的文化天空。

  ——從《黃永玉全集》的“文學編”談起

  今年90歲的黃永玉先生畫畫、寫作兼顧,7月底,一套14卷的《黃永玉全集》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並在北京首發。《黃永玉全集》包括美術編8卷,文學編6卷,收錄黃永玉美術作品圖片2630幅,文學作品1200篇。在首發式上,人大文學院院長孫郁,北大教授朱青生等人,對黃永玉的文學成就和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都給予了好評。本報特約了《黃永玉全集》“文學編”的主編李輝撰文,介紹黃永玉的文學創作。

  作為文學家的黃永玉

  黃永玉雖以藝術家著稱,但他與文學的淵源頗深,關系密切,並在小說、散文、雜文、詩歌等不同文學體裁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今年8月15日,黃永玉先生迎來九十華誕。此時,湖南美術出版社推出《黃永玉全集》,除“美術編”八卷之外,另有“文學編”六卷。一套由專業美術出版社推出的全集,為何擴大格局,在繪畫、雕塑、工藝設計等美術門類之外,特意增加“文學編”?

  在許多場合,黃永玉不止一次說:“文學在我的生活裡面是排在第一的。”他還這樣談到自己的創作體會:“文學讓我得到了很多的自由。”的確,黃永玉雖以藝術家著稱,但他與文學的淵源頗深,關系密切,並在小說、散文、雜文、詩歌等不同文學體裁方面,均有突出成就。隻不過,“黑畫”貓頭鷹、滿紙荷花、一枚猴票、一個酒鬼瓶,實在太為人熟知,文學家黃永玉的另一番風景,則不免有些委屈地被遮擋了。

  黃永玉開始文學創作幾乎與開始木刻創作同時。他回憶最早發表詩歌是在1943年前后,目前我所搜集到作品《風車,和我的瞌睡》,發表於1947年上海的《詩創造》的。之后,1950年前后在香港《大公報》,他先后發表長詩《無名街報告書》、長篇游記《火裡鳳凰》、長篇政治寓言《猴國之命運》等。在香港期間,他還創作喜劇電影《兒女經》,並拍攝公映。可以說,文學早就是黃永玉傾心的事業,他的文學道路迄今已近七十年。

  我特別看重黃永玉在“四清運動”期間的“動物短句”、“文革”的“干校”期間的詩歌等作品在當代文學史上所具有的特殊價值。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現實中的黃永玉不是激烈的、勇敢的精神反叛者,也不是耽於思考、有著清醒批判意識的思想家,他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位普通畫家,他曾以畫的創作配合時代、宣傳時代,與此同時,他也盡可能找到發展藝術個性的空間或縫隙。且以“動物短句”為例。

  1965年前后的“四清運動”期間,黃永玉隨工作隊前往農村。業余時間,他毫不聲張地在筆記本上悄悄創作“動物短句”。每個動物隻寫一句,再配一幅動物畫,圖文相映成趣,互為補充。這些短句,似格言卻非格言﹔是散文句式,卻又更接近於散文詩﹔或隱含感傷,或帶有雜文的隱晦、諷刺。

  蛇:據說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軟的身體。

  貓:用舌頭洗刷自己,自我開始。

  蜘蛛:在我的上層建筑上,有許多疏忽者的軀殼。

  螃蟹:可也怪!人怎麼是直著走的?

  沙鱉:看啦!人類的文明在可悲地倒退啊!

  猴子:不管我有時多麼嚴肅,人還是叫我猴子。

  大雁:歡歌歷程的庄嚴,我們在天上寫出“人”這個字。

  刺?:個人主義?那干嗎你們不來團結我?

  蝸牛:小資產階級思想?笑話!你懂不懂扛一間房子的趣味?

  蠶:我被自己的問題糾纏,我為它而死。

  細菌:肉眼看不到的可怕,才是真的可怕。

  烏鴉:不過才“哇”了一聲,人就說我帶來了不幸。

  坦率地說,很難將“動物短句”(包括后來《永玉六記》系列、《水滸人物》、生肖畫等)歸為哪一類文學樣式,我姑且將之歸納為“文與畫”,這實屬黃永玉獨創的一種美術與文學融為一體的體裁,是作者在那個特殊年代特殊環境中的個性表達,其才思、性情、詩意,盡在其中。當時間流逝,政治語境改變之后,我們發現,這些“動物短句”在具備“潛在寫作”的歷史價值的同時,仍然有著鮮活的文學感染力,帶給人們智慧、幽默的快樂。

  詩集曾和邵燕祥等一起獲獎

  七十年,對於黃永玉,只是文學行走的一個過程,遠不是結束。年近九十,他還在擁抱著文學自覺。

  五十歲之后,黃永玉真正進入文學創作的高潮。

  1982年,詩集《曾經有過那種時候》,榮獲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優秀新詩(詩集)獎”。這是“文革”結束后中國詩壇的第一次盛會。獲獎詩人十位,艾青、張志民、李瑛、公劉、流沙河、邵燕祥、胡昭、傅天琳、舒婷,這九位是人們熟悉的詩人,唯有黃永玉一人,來自詩壇之外。

  散文集《比我老的老頭》、游記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文與畫《永玉六記》,為許多讀者喜愛。他討厭陳詞濫調,也不喜歡所謂起承轉合之類的規范。他知道如何將一個藝術家敏銳的感覺和獨特的觀察目光,用自己的敘述語言生動地表現出來。往往挑選的幾句對話,一個細節,乃至對場景白描似的勾畫,就使筆下的人物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整篇文章也頓時活躍起來。讀者向往他筆下的場景,為歷史場景中的人物命運而樂,而傷感,而惋惜,而贊嘆。他的筆,讓那些比他老的老頭重新獲得人們更多關注,既活躍在歷史之中,又豐富著人們今天的感覺。

  自傳體長篇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貫穿黃永玉一生的美麗的文學夢想。黃永玉萌發創作這部小說的想法很早。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剛剛二十歲時,他在福建漂泊期間第一次開始創作,提筆寫過片段,戰爭年代,生活所迫,寫作無法進行,他隻好放棄。1990年,他終於有機會靜下心開始創造,完成十幾萬字后一度停筆,十幾年后,2008年再續寫。耄耋之年的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不停地寫這部小說。已在《收獲》連載至第五年,第一部《朱雀城》六十多萬字,近期將結集出版。在已經完成的篇幅裡,黃永玉以具有現代漢語之美的個性敘述,描寫自己兒時經歷,欲借此勾畫出廣闊社會背景下的歷史滄桑。滄桑之中,故鄉的風俗人情,個體生命的憂傷,漫溢文學的詩意。我們有理由對《無愁河的浪蕩漢子》以后的敘述和格局,充滿期待,它將會是一部具有民俗史、生活演進史架構的長篇巨制。

  如果要對黃永玉文學創作做一歸納,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其一,“鄉愁”,是他的作品貫穿始終、漫溢詩意的永恆主題﹔其二,“文化的感傷”,是他描寫前輩文人命運與性格時,最能觸動人心的歷史感﹔其三,“幽默”與“機智”,構成他的敘述風格中他人無法模仿的個性特色﹔其四,“營造漢語之美”,讓人們看到了他如何擺脫了文字的政治性污染,還原語言本色的純粹、鮮活,貼著土地生長,在空氣中自由呼吸的那種優美……

  七十年,對於黃永玉,只是文學行走的一個過程,遠不是結束。年近九十,他還在擁抱著文學自覺。我相信,隨著《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的繼續寫作,其文學創作的重要性及其獨特貢獻,將在當代文壇日益凸現出來,成為一片耀眼的“太陽下的風景”。

  □李輝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