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祥一生創作了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曾演唱《橄欖樹》的齊豫是李泰祥的得意弟子,也曾是他的弟媳。
李泰祥和女兒在一起。
“音樂大師”李泰祥病逝
曾寫出《橄欖樹》、《走在雨中》等膾炙人口歌曲的台灣“音樂大師”李泰祥,前晚8時因甲狀腺癌病逝於慈濟醫院,享年73歲。
李泰祥生前寫出許多美妙動人的樂章,在台灣樂壇是“一代宗師”級泰斗人物,音樂創作橫跨古典、現代音樂與通俗。尤其在校園民歌時期,他將余光中、三毛等人所寫的詞譜成曲,並交由弟子齊豫、許景淳、唐曉詩等人演唱,受到主流市場歡迎,影響深遠。但因為早年版權制度的缺陷,李泰祥晚年生活拮據。
逝前最想見的人是齊豫
台灣知名媒體人陳文茜通過微博透露:“不要問我從那裡來,往那裡去。李泰祥今晚8點病逝台灣慈濟醫院,享年73(歲)。李泰祥原受古典音樂訓練,他跨界流行開創了台灣流行音樂第一波創造力及豐富性,接著羅大佑等人接棒。去年11月甲狀腺癌住院,著名作品包括《橄欖樹》等。他死前最大願望之一是見到齊豫,去年12月8日齊豫探視,也是兩人最后一面。”
曾演唱《橄欖樹》的齊豫是李泰祥的得意弟子,也曾是他的弟媳,不只是師生更是姻親。但齊豫與李泰祥的胞弟李泰銘於1999年離婚,更被曝10年未見親生女兒,齊豫早前因在大陸工作無法趕回台灣而托友人送去慰問金,卻被前夫李泰銘婉拒。
然后齊豫於12月8日當天探病40分鐘,再次把紅包交到李泰祥手上,請恩師收下。當時李泰祥激動咳痰卻無法言語。李家人表示對齊豫探病並不知情,李泰銘表示這若是齊豫想給社會大眾的交待,那“她已經交差了,無所謂了”。
金曲無數卻拿不到版稅
除了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橄欖樹》,李泰祥還創作了《走在雨中》、《告別》、《你是我所有的回憶》、《一條日光大道》等名曲無數,但版權卻多不在他手上,加上生病多年,晚年生活拮據。
李泰祥女兒李若菱表示,她聽也是音樂人的叔叔李昌義說過,當年李泰祥曾為買3萬元新台幣的機票,就一次賣斷10首歌版權,一首僅僅3000元新台幣。因為是一次性賣斷,所以依照現行的版權制度,李泰祥無法再從《橄欖樹》等金曲翻唱中獲利。
李泰祥歌曲的版權之爭,早在1984年就有“不要告別VS告別”的著名公案。台灣著名樂評人馬世芳指出,1973年李泰祥完成由三毛填詞的《不要告別》,將該曲賣給了歌林唱片﹔但多位歌手唱成了“東洋調”,讓李泰祥深感“這不是我心目中的那首歌”。
1984年,李泰祥和唐曉詩在滾石唱片重錄《不要告別》,沒想到在發片前夕,被歌林唱片來函警告,要求抽歌。李泰祥和滾石原本想重新填詞、以原譜出歌,后來干脆重新譜曲成為《告別》,但李泰祥也在《告別》中挪用了《不要告別》的旋律作為和聲。而在1988年,李泰祥罹患帕金森氏病,仍然有大量的室內樂和弦樂以及民歌創作。
鏈接
大師也是多情種
李泰祥的歌曲不少是情歌,他的情感世界也很豐富。
原本修讀美術印刷科的他,后因為有愛戀的女生而轉入音樂科。而李泰祥唯一一次結婚,也是以私奔開場,當時的對象是新竹醫院院長許南陽之女、初中音樂老師許壽美,但因為不獲對方家長許可,遂私奔結婚。
1973年春,李泰祥獲美國洛克菲勒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期間又戀上了他老師的妻子,最終導致與許壽美離婚,但跨國戀也並未修成正果。
在一首《相遇》裡,李泰祥和女弟子許景淳合作,“雖然相遇的時候,已經遲了,你已四十七(女聲唱),你已二十三(男聲唱),但卻正是時候”,也成為樂壇佳話。
李泰祥和他的女弟子
創作橫跨古典和通俗,融合前衛與流行,李泰祥是泰斗級的先行者。除了《橄欖樹》等流行曲,還有管弦樂如《龍舞》、實驗音樂如《太虛吟》、音樂劇如《棋王》、舞劇如雲門舞集《薪傳》、電影配樂如《歡顏》等存世。
而在台灣的流行音樂史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獨他有一批值得大書特書的女弟子,為此他還於1994年發行了專輯《李泰祥和他的女弟子》。
有音樂界人士表示,李泰祥女人緣極佳,除了他才氣魅力驚人外,還應與他自覺的“心理有點傾向女性”有關,能體會女性心靈深處的細微變化。
齊豫
《橄欖樹》、《歡顏》、《走在雨中》、《春天的故事》,齊豫的每首經典歌曲都出自“音樂教父”李泰祥之手。
讀大學時,齊豫參加一次民謠比賽,被李泰祥發現,1978年,李泰祥為齊豫錄制了第一張專輯《橄欖樹》,令其蜚聲樂壇,連齊豫都感慨“能遇上李泰祥是件幸福的事情”。1991年,齊豫嫁給李泰祥的胞弟李泰銘,后離婚。
唐曉詩
唐曉詩與李泰祥相逢於一場歌唱比賽,1983年她加盟滾石唱片,出版《唐曉詩專輯》﹔1986年參與《相遇》專輯錄制,后淡出歌壇,留下經典的《告別》等名曲。
錢懷琪
曾任服裝模特,在一次文藝界聚會中,與李泰祥相識。她個性率直強烈亦具文採,聲線被大師認為最具入世之形貌。在滾石唱片期間,還曾參與《快樂天堂》合輯的錄制。
許景淳
和齊豫一樣都是金曲歌后,也有一副動人歌喉。但李泰祥還是捕捉到她獨特的一面——與戲劇般豐盈飽滿的情感投入。他以制作人身份幫她打造《玫瑰人生》,一起錄制了經典的《相遇》,晚年時李泰祥也和許景淳聯系最多。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丁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