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旅美學者明鳳英拍下的齊邦媛整理手稿的照片。
▲ 1947年,齊邦媛(右一)與母親裴毓貞(中坐者)、大妹寧媛(左二)和小妹星媛。
▲ 《洄瀾·相逢巨流河》即將在台出版。
2月19日是《巨流河》作者齊邦媛的90周歲生日。齊邦媛的學生、晚輩用一本《洄瀾:相逢巨流河》作為給老師的壽禮,該書即將由《巨流河》台灣出版方“天下文化”出版,天下文化還將同時推出《巨流河》10萬冊紀念版。
齊邦媛81歲開始寫作《巨流河》,足足花了4年時間,完成史詩場景的自傳,將家族史和個人奮斗史悲喜交集地放置在民國百年的舞台上。昔日學生簡媜以“一出手,山河震動”形容此書重量﹔哈佛學者王德威以“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描述此書令人低回咀嚼、一唱三嘆的感受。該書自2009年出版至今,僅在台灣就已經售出10萬冊。2010年底,《巨流河》簡體字版由北京三聯書店取得授權,雖在少許刪節的立場上有些折沖與磨合,但終能順利出版。齊邦媛這個名字也由此為大陸讀者熟知。
《巨流河》出版后,在大陸和台灣的很多學者和作家予以各種評論,媒體也前來要求採訪,面對原本對她毫不熟悉的大陸媒體,齊先生不得不以親自書寫的方式,力圖精確地回答提問。她同時又非常珍視她所收到的數百封貼了郵票的信,也勾起她想要做一整體回答的念頭,《洄瀾:相逢巨流河》便慢慢成形。天下文化的編輯選出了大約十分之一的信函,加上齊邦媛的學生、晚輩和海內外評論、訪談,濃縮精簡,最終形成了此書。
在《洄瀾:相逢巨流河》的最后收入了齊邦媛與台灣作家簡媜的對話,在對話中,90歲的齊邦媛簡短總結了自己的一生:“我這一生,很夠,很累,很滿意。……我一生都在奉獻,給家庭、學生,但願服務期限滿的時候,從這個人生到另一個人生,當我過了那個界限時,我的船沒有發出沉重的聲音。”
《巨流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除了繁體字版以外,還分別出了簡體中文版和日文版。齊邦媛說:“大陸讀者讀它,我蠻高興的,也許時代不一樣了,他們也想聽一點官方說法之外的話。日文版,太意外了,因為這是生死決斗的敵人,能出日文版我很興奮﹔當年,你們在頭上炸我的時候,我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