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圖書館歷時3年主持編纂的《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日前出版。這套叢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全書是由國圖保存的縮微膠卷影印而來。
《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是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原國立北平圖書館,所藏的甲庫善本之精華。為何將照片影印而不是將原作整理出版,與這套書的離奇經歷有關。
抗戰期間,為了保証文物古籍的安全,國立北平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等機構將所藏文物、善本南遷,后將暫存上海的102箱善本分批轉運美國,寄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並拍攝成縮微膠片。抗戰勝利后,由於我國未與美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這批運美善本未能如願回歸故裡,而是被轉運台灣,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從此開始了“客居他鄉”的歲月。
本套叢書採用上下雙欄影印,精裝十六開,全書共1000冊,按經、史、子、集、叢部,共收錄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藏書2621種,2600種是影印了美國國會圖書館20世紀40年代拍攝的縮微膠卷,其中就包括60冊藏在台灣的《永樂大典》,專家表示,雖然這60冊原本“完璧歸趙”遙遙無期,但是叢書的出版也算是《永樂大典》一種特殊形式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