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論壇
這兩天,霧霾籠罩北京,但這似乎絲毫不妨礙民眾出行“逛廟會”的熱情,各大廟會人滿為患。
根據新聞報道,地壇廟會和龍潭廟會迎來了客流高峰期,最高峰時每個廟會園內將可能超過10萬人。警方提示,正月初五前是廟會客流高峰期。
不知道其他人逛廟會是什麼感受,筆者大年初一中午去逛了一下龍潭廟會,最大的體會就是一個字:堵。
首先是路堵,景區周邊的馬路兩邊,放眼望去全都是車,昨天筆者路過時更是夸張,黑壓壓的人群和車輛混在一起。
其次是心堵,不管買什麼,一律高價,雖沒有前幾年那麼離譜,但隨便一串烤肉,也要10元以上。
或許是之前期待較高,發現自己“逛廟會”的結果,除了看到夾道延伸的商鋪,就是擁擠不堪的人群,媒體報道的吳橋雜技、相聲小品之類的文化活動,壓根就沒找到,“年味”正在遠離“廟會”。
結合自身經歷,筆者給廟會提出幾個挽留年味的小建議,希望盡量做到“三少三多”:
少一點商業味,多一些文化味。廟會雖然無法排斥商業活動,但也不能都成了集市,就目前來看,不外乎飲食一條街,游玩一條街,購物一條街,能否盡可能地提供一些原汁原味的京味年俗,或體現老北京年味的活動。廟會可以是商業的大匯集,但更應成北京傳統文化的大展示。
少一點燒烤味,多一些人情味。由於廟會裡的小吃鋪位比較多,空氣中彌漫著燒烤味道,加上霧霾天氣,很容易讓人萌發一個念頭,盡快逃離。可以考慮減少一些污染性的攤鋪,維持景區的空氣不至於很糟糕,也給游客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
少一點商鋪位,多一些休息位。廟會現場由於三步一攤,五步一鋪,幾乎看不到可以歇腳的地方,一些走累的老人,隻好蹲在地上稍作休息。來參觀的游客不僅僅是來消費的,更是來享受的,不妨多提供一些可資臨時歇息的長椅之類。
“廟會”應成“年味”的挖掘機,否則,當到處彌漫著世俗的氣息,我們隻有感嘆:年味去哪了?
□一塵(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