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農村春節集市裡的“變”與“不變”
在臘月裡“貓冬”的中國東北農民眼裡,趕集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他們帶著一年辛苦得來的收入早早趕往定期召開的集市,選購必備的年貨用來迎接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約定俗成的日期、臨時開辟的場地、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滿目的貨品……這些都是集市的“標准配置”。隨著中國農民生活條件改善,趕集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位於吉林省農安縣的鮑家大集每逢農歷初一、初四、初七開市,輻射周邊近百公裡,自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已延續近200多年,經貿繁榮,遠近聞名。
集市在鎮裡主要街道上蔓延近一公裡。在東北地區動輒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中,或買或賣的人們穿著厚實,吆喝聲、討價聲、嬉笑聲匯集,頗為有趣。
“凍貨”是集市上最受歡迎的吃食。攤主王慧今年8月份從河北保定買回4萬公斤鮮柿子,租了一塊場地凍成深受人們喜愛的“凍柿子”。
除了凍柿子,凍梨也很受歡迎。攤主王明今年已經賣了近2萬公斤,“純正遼寧綏中白梨凍出來的,特別甜!”
“現在凍水果銷量降了很多。”王慧說,“以前都是成箱賣,現在冬天鮮水果多了,農民也能買得起,我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除了食品,在中國農村集市上服裝鞋帽的攤位也很多,但銷量和以往相比差很多。
鮑家村民劉樹香的“賣鞋生涯”長達30多年,她的感受是一年比一年差,“農民現在講究美了,買鞋都上城裡,看不上我的便宜貨啦。”
在離長春市不遠的興隆山鎮,大集也吸引了很多居民前來選購,這裡的“笨貨”遠近聞名。
東北地區方言中,食品前面的“笨”字代表著農家飼養、有機無添加,這類食品售價稍高,但更受青睞。
村民卞青雲拎著自家養的紅寶雞在集市上售賣,“笨雞都是自己找食物吃,不喂飼料也沒有激素。”不少城裡人專程驅車趕到集市,就是為了買笨雞。
趕集的市民越來越多,農民越來越少。“以前啥也吃不上,趕個集多買點貨。現在住樓房了,樓下就是超市,方便!”年近60的村民韓有國說,“今天來看看就是圖個過年的熱鬧。”
集市外的空地上,一排小轎車停放整齊,以五六萬元的中國國產車居多。“有車還是方便。”農民李有國說,“年貨往后備箱一放就拉走了。”
在不少趕集的農民看來,現在的大集遠沒以前火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民俗學家曹保明認為,如今集市的文化氛圍要遠遠高於商貿氛圍。
“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商貿需求很容易得到有效滿足。”曹保明說,“過年趕集仍然是中國春節文化的重要組成,但已經很少有人指著趕集來備齊所有年貨了。”(記者 段續 劉碩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