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與親人、朋友、同窗團聚,重歸大家庭式的熟悉環境,沉浸在濃濃的年味兒中,說不出的輕鬆舒展,說不出的溫馨安寧。
這年味兒是洒掃庭除的儀式感,是人頭攢動的熱鬧勁,更是久別重逢的真情傾訴、圍爐夜話的親熱放鬆。一年的緊張忙碌,當陪伴同事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陪伴親人,當都市節奏和家鄉觀念漸行漸遠,人們對春節的期盼,實際上是要在高度信任的親人熟人關系中,獲得一種情感的渴望、心靈的靠港。
然而,春節終將過去,怎樣能讓這份屬於年節的溫暖,更多留存在我們的生活中?農耕時代逐漸遠去,熟人社會畢竟要向契約社會轉型,這樣的社會更需要陌生人之間的彼此扶助、相互信任。即使素昧平生,示人以友好,也會贏得他人的回饋﹔即使非親非故,給對方以關愛,就會贏得對方的關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正是在情感互動的良性循環中,走向信任,走向溫暖。
契約社會並不意味著冷漠,信任也需植根於情感。面對他人的服務,你是僅僅緊盯自己的權利還是不吝感謝?急難關頭,你是明哲保身還是搭一把手?評判親疏,你是功利相關還是公心為上?你所付出的正是你將得到的,這便是現代社會“契約”二字的真正含義。理解了這一點,把春節這幾天友愛溫馨的情感推及他人,待人以誠、與人為善,年味兒就不再是珍稀的感覺,它將陪你天天,伴你年年。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05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