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咬文嚼字》雜志公布了他們對今年春晚“咬嚼”的結果,雖然較之往屆,差錯有所減少,但依然稱不上完美。比如言多必失的張國立。
第一次主持春晚的張國立,這次可謂風頭出盡。據統計他在春晚上出場時間多達31分鐘,遠遠超過其他主持人。台上張國立狀態頗佳,轉承接口趨於完美,但還是言多必失。在合唱《光榮與夢想》后,張國立有點激動了,他動情地說:“這雄壯的歌聲,真是聽得讓人血脈p?n張啊!”張國立顯然想用“血脈賁張”這個成語,但問題是“賁”讀“f?n”。
《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對青年報記者說,“血脈賁張”語出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亢陽鼓蕩,血脈賁張,故筋力倍加強壯。”表示血液流動突然加快,以致血管膨脹,青筋鼓起。漢語中並無“血脈噴張”的說法。
張國立讀錯成語屬口誤,不料經過推敲的歌詞卻也會出錯。春晚開場歌曲《想你的365天》裡有一句歌詞:“當看過這世界的每片滄海桑田,最美的還是家的屋檐。”《咬文嚼字》專家認為,語出東晉葛洪《神仙傳》的“滄海桑田”,本意為“滄海變桑田”,為世事變化巨大之意。歌詞以“每片”修飾“滄海桑田”,顯然是將該成語理解為“滄海與桑田”,屬典型的望文生義。此外,春晚開局短片《“春晚”是什麼》說“春晚是想你的365天”,《咬文嚼字》認為,按農歷來算,除夕與除夕之間都不可能是365天,《“春晚”是什麼》短片顯然把公歷年和農歷年弄混了。
盡管如此,今年春晚還是有進步。2006年《咬文嚼字》曾“咬”出春晚28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