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元宵習俗:吃元宵象征團圓 明清婦女“走橋”驅百病 

2014年02月14日09:33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元宵習俗

  賞花燈

  “漢家祭祀太一,以昏時祀到明。”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

  明帝提倡佛教,聽聞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燃燈敬佛”的做法,於是便命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燈。《事物紀原》載:漢代兩都有執金吾負責宵禁,“曉瞑傳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日夜皇帝特許弛禁,前后各一日,允許士民踏月觀燈。這便是許多詩歌中“金吾不禁夜”的來源。

  另一說元宵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主管“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無論是禮佛節儀,還是以饗天官,“燃燈”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放燈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晚,皇帝從深宮中走出,與民同樂。中唐以后,元宵節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青年男女以此作為尋覓伴侶的良機。宋代,元宵燈會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上都超越了唐代,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

  舞龍燈

  元宵之夜,“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

  中華民族崇尚龍。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傳說黃帝時期,名為《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后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具有呼風喚雨、消災除疫的功能。農人希冀得到龍的庇佑,因此形成了在祭祀時舞龍和在元宵節舞龍燈的習俗。“舞龍”包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原有“祈年”之意。

  各族人民的舞龍表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常見的有火龍、草龍、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龍燈的節數一般為7節、9節或13節。有地方鬧元宵,各路龍燈匯集竟達百余條,隊伍長達二三華裡。每條龍燈還伴有十番鑼鼓,聲聞十裡,甚為壯觀。

  吃元宵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裹,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由來已久。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

  “吃元宵”的信史始於宋代,彼時民間流行一種正月十五吃的新奇食品,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以此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走百病 迎紫姑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明清時,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婦女夜間約齊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導,且須上橋,謂可健身卻病,稱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參與者多為婦女,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災。她們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又稱“走橋”。江南蘇州一帶稱為“走三橋”。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佔卜蠶桑,並迎紫姑佔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所以民間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另一說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李京(實習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