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洪洋 翻拍
莎萊作品
莎萊在7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積極謳歌黨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先后創作了數百首歌曲、5部大型歌劇、兒童歌劇、4部小型歌劇曲譜和《武漢江灘圓舞曲》等器樂作品。
《怒吼吧,鴨綠江》
她在延安創作的第一首歌,是在冼星海的指導下完成的合唱《怒吼吧,鴨綠江》,這首歌很快就在“東北抗聯”中傳唱。
《紡棉花》
“太陽出來磨盤大,你我都來紡棉花,棉卷那個緊緊握在手,線線不斷地往出拉……”1948年,莎萊與著名詩人駱文共同創作了《紡棉花》,由於其節奏搖曳輕快、朗朗上口,這首歌傳遍了祖國內外,被收錄到前蘇聯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中國民歌聲樂教材中。
《歌唱井岡山》
我國第一首歌頌紅色根據地的歌曲——《歌唱井岡山》也出自莎萊之手。
《九歌》
20世紀80年代,作為主創人員之一,莎萊將屈原的《九歌》以歌舞詩樂的形式搬上舞台。10年后,由《九歌》改排的《楚韻》登場后,在全國引起轟動,榮獲“文華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