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蔡明、周立波忙於點評選手或者與選手互動時,同為《出彩中國人》評委的李連杰常常扮演聆聽者的角色不發一言。不過一旦開口,他的話總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看似在潑冷水,卻是從另外的角度規勸選手。除了偶爾的糾結,李連杰大部分時間都是從自己的閱歷出發,解讀選手的表現。
談武術
清醒一點最好,要想想人家到底要不要
在《出彩中國人》的舞台上,沖著李連杰來的選手不在少數,其中不乏一些以功夫見長的,他們展示自己對武術的熱忱,想得到偶像的認可。可李連杰卻常常另有所思,意外地潑上一盆冷水。
上周節目中,“功夫街組合”登台亮相,這群90后的年輕人把功夫融入街舞,夢想打造一條真正的功夫街,把面人、小籠包、書法、茶道等所有中國的傳統文化聚集在一起,讓外國人喜歡並接受中國文化。李連杰卻因為這樣的想法對他們印象由好轉差。“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幾代人都說要中國文化走出去,結果到現在還沒完全走出去。”李連杰11歲就代表中國外訪,身體力行“把中國武術帶向世界”快30年了,他坦言,“現在根本沒弄清楚到底要把武術帶哪兒去,不知道人家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給什麼……如果我們整天在喊,把中國文化打出去,我跟你說,哪兒也打不出去。因為你光想著出去,卻沒想過人家要不要?比如中國那麼多菜系,可你到國外的中餐廳一看,就隻有揚州炒飯、炸春卷和酸辣湯這些簡單的菜色……”李連杰認為,國人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考慮市場需求。“其實應該倒過來想,年輕人喜歡什麼?而不是把你自認為傳統的、民族的東西推到全世界去。那基本推一個折一個。”
談公益
簡單一點最好,千萬別說得那麼偉大
對於投身公益的選手,李連杰有他做公益慈善多年來獨到的見解。在本周的節目中,就將有一位來自北京的志願者老師張家振,帶著他的“中國夢之隊”登上《出彩中國人》的舞台,展示他們的武術表演。張家振的學生是來自藏區的孤兒,他們學校從2008年開始就不招自費生,專門為貧困孩子和孤兒提供學習的機會。張家振的義舉打動了在場觀眾,不過李連杰卻提醒他說:“千萬不要把公益說得那麼偉大,更不要把公益說得像波波老師剛才暗示的那樣,太有‘報告性’。我們就用真誠的生命對待孩子們,簡單一點最好。”
當然,做公益就免不了要奉獻。於是,當來自清華大學“學霸舞團”的姑娘們在台上一一講述自己的夢想,並得到周立波和蔡明的支持時,李連杰就指出她們的夢想中缺少了“他人”——“要記住,每個人都有兩隻手,一隻手創造,一隻手奉獻,我們應該去想著幫助別人。”
談傳統
開創一點最好,不要非得拘泥於過去
還有幾位大學生帶來他們設計的皮影戲機器人,滿懷激動地表示要去發揚和傳承皮影戲這項傳統藝術。李連杰再次拿武術為例,談對“發揚傳統文化”的看法。李連杰說,他十幾歲的時候,國家號召把中國武術挖掘整理。當時的他卻提出了一個“離經叛道”的觀點:“我說隻要那個傳統文化可以服務現代人,以及對未來的人類有幫助,它就自然會留下。如果傳統的那個東西對現在和未來的人沒有幫助,怎麼挖掘、怎麼整理,它也會斷的。”當時雖然被老前輩們指著鼻子罵,不過至今他還堅持己見。“以前的人練武是為了掌握一門技藝,可以做俠客、當保鏢,再不濟也能在街邊賣藝來養家糊口。可如今,就算練成了鐵砂掌也毫無意義,甚至可能被警察抓起來。”
李連杰鼓勵年輕人向前看,而不要非得拘泥於過去,“在美國拍戲時,我經常和編劇、導演探討:為什麼美國的科技領先那麼多,為什麼他們創造的文化就能被全球接受?美國人回答得很輕鬆,因為沒有多少年歷史,所以他們不回頭看,而去開創未來。我們的電視劇、電影,所有的東西都想繼承老祖宗,但是對未來科技、未來世界缺乏想象。”